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宋代理学理性精神的承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   理性观念   “理”   理性精神   《周易》   《太极图说》   程颐   理性思维   宋代理学   周敦颐  
描述: 论宋代理学理性精神的承继施炎平如果联系思想史和文化史发展的背景,从哲学的层面上剖析末代理学,就能发现,在理学体系中确有一个富于理性主义色彩的思路和框架,体现着末儒人文思想的“真精神”(梁漱溟语)。那么,宋代理学理性精神的源头究竟在何处?其理性精神的内...
黑格尔哲学与易学异同盖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黑格尔哲学   绝对精神   绝对理念   《精神现象学》   《周易》   太极   逻辑学   易学  
描述: 黑格尔哲学与易学异同盖析席升阳东、西文化的深层分歧之一是对生命和知识的不同选择。东方的儒、道渴望生命之树常青。由对生命的探索演绎出了有血有肉的“良知”系统,其渊源即在《周易》。它以阴阳学为内容、象数关系为表现形式,构造出一种贯通天、地、人“三才”的整...
生态建筑观—中国古代自然之理性回归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建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   思维方式   生态建筑   一元论   《周易》   人与自然   建筑观   理性  
描述: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当代的主题。中国古代哲学一元论的思维方式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同,中国儒、释、道三大哲学流派都要求达到天、地、生、人合一的境界,这是对生态系统的原始朴素的诠素。二十世纪的科技发展对人们的思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类的思维逐步理性地向中国古代自然观回归,而生态建筑便是这一哲学意义回归的体现。
王弼的与崇玄本理息化末的观与崇玄本理息化末的观易学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行为   道家   《老子注》   《周易注》   崇本息末   《周易》   《易传》   儒家   王弼   易学  
描述: 王弼的与崇玄本理息化末的观与崇玄本理息化末的观易学倾向高晨阳对于王弼易学的特点,历来有两种绝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王弼摈落象数,对于辨明孔门义理有功。一种看法认为,王弼援道入儒、以老解易,不识孔门义理,属玄易义理学。笔者基本赞成后者。但何以说王...
读《易》捃屑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易》   “易”   守宫   起源   《周易》   宗庙   六十四卦   丈人   易日  
描述: 石声淮、唐明邦先生先后来我校讲授《周易》,引起了我对《周易》的兴趣。因而刘览《易》书,遇有疑窦,辄加考证。管窥蠡测,不敢自是,摘录数则,以就正于大雅方家。 一、以“问”释《周易》“贞”字不始于苏篙坪。 宋祚胤先生《周易新论》第九十三页,云: 《周易》有大量的“贞”字,前人都解释为“正”。清代苏蒿坪《周 易通义》开始提出异议:“先儒解‘贞’字未确”,“许氏《说文》云: ‘贞,卜问也。’”(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8月版,下引同。)愚按:以“问”释《周易》“贞”字,并非始自清代的苏蒿坪。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师郑司农
李贽与《九正易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贽   简牍   焦竑   孔子   《周易》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藏书》   圣人   古相  
描述: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就李贽的《藏书》“提要”说:“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同时若焦竑诸人,几推之以为圣人。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犹有尊信不疑者。如置之不论,恐好异者转矜创获,贻害人
《荀子》与《易·文言》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亢龙有悔   《易经》   《易》   中国哲学史   《周易》   《易传》   《文言》   进德修业   《荀子》   《劝学》  
描述: 荀子为传经之儒,他与《诗》、《书》、《礼》、《乐》、《春秋》的关系,经前人与时贤考释,都已略见端倪。然而,他与《周易》的关系仍朴朔迷离,其论《易》、用《易》、阐《易》、传《易》之功,尚未得到彰扬。 荀子,自刘向起就被称为“善为易者”。汪中的《荀卿子通论》和胡元仪的《荀卿别传》在彰显荀子传授《毛诗》、《鲁诗》、《韩诗》、《春秋三传》及《礼》之功后,都曾致力于考证荀子与《周易》的关系,然除重申刘向的结论外,于实证上并无多大进展。研究荀子
古易的思维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系辞》   中国传统文化   可变状态   《周易》   太极   阴阳   思维模式   《易》学   两仪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以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相互对应为主干而建构起来的。而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对应关系又以古易为重要的历史源头。因此,古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揭示古易的思维模式及其与儒、道思想的对应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君子观:《论语》与《周易》之比较(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上主义者   卫灵公   孔子   自强意识   《周易》   《论语》   君子观   《谦》   君子之德   管仲  
描述: 本文是对历史上两部儒学著作《论语》和《周易》之君子观以及由君子观而引发出来的几个问题的详论。全文共三节。第一节,经比较和分析发现孔子的“君子”一词有三种指意,即职位君子、德位君子和政能君子。其中,职位君子用之稀少,已处于逐渐淘汰之列;对于后两者,孔子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在此,特别提出了孔子并非如后儒所想象中的那样是个道德至上主义者,他希望君子有治世之功。第二节,《周易》卦爻辞中的“君子”既指职位君子又指德位君子但重在后者;德位君子重中正、自强、谦虚和知机,目的均为得吉无咎而非自满自足之道德独立体。第三节首先探讨了“君子”古义和“新型君子”的问题,认为世袭制下的职位君子是君子之古义而生的产物,孔子的君子观即以德能之有无来指称君子是从孔子改革既存社会的理想出发的,目的是以贤才制代替世袭制,从而使君子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力量;《周易》作者有可能受孔子影响接受了以德来定位君子的思想,这是两书最大的共同点,但《周易》不可能产生政治舞台故而没有出现政能君子。其次是探讨了君子观阐述的角度问题,孔子从现实角度出发,既把君子定位在平民尤其是平民知识分子阶层,又使其君子现成为现实人生的指向标并具有批判精神;《周易》的角度是效?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探源:《周易》“师左次无咎”与《尚书》六誓的军事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经验   中国古代   武王伐纣   战斗队形   《周易》   《孙子兵法》   战术思想   《尚书》   军事思想   甲骨卜辞  
描述: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顶峰和集大成者,当然是《孙子兵法》。但《孙子兵法》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春秋时代由于阶级结构的重组、政治格局的改变和社会思潮的演进,孔子、墨子、老干等一大批儒、墨、道等学术流派的思想大师登上历史舞台,为《孙子兵法》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环境;精候争霸和兼并的尖锐军事冲突,最《孙子兵法》应运而生的社会需求;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朴素辩证法思想,为《孙子兵法》的产生提供了认识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夏商周三代的军事实践的积累和战争经验的升华。相传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曾发生黄帝同炎帝的皈泉之战,黄帝、炎帝同量尤的豚鹿之战;尧舜禹的征三南之战,以及夏夷纷争、少康复国的战争。商代的重要战争,有汤伐夏家的鸣条之战;武丁远征土方、鬼方等一系列战争。西周战争,主要有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成王周公东征之战。到《孙子兵法》产生之前,还有周宣王远征之战,以及周平王东迁以后,中原诸候内乱兼并的“春秋无义战”。这种战乱频仍,政治军事形势复杂多变,谋略用计层出不穷的社会现实,无疑为《孙子兵法》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追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源流,要从卜辞、金文、《易经》、《尚书》中寻找。这几种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都...
< 1 2 3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