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李中立及其《本草原始》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中医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中立   学术思想   《本草原始》  
描述: “修治”及附方等。《本草原始》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生药学 (药材学 )专著。它集中反映了李中立的学术思想。现概述如下。1 广集博采 ,通药善画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中可以看出 ,李中立的治学是广集博采
辽代的一个文化学术传播园地——辽上京寺院功能另考
作者: 王未想   来源: 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寺庙分布   寺院   儒士   追求   声明   融合   传播园地   佛儒  
描述: 从辽境寺院里著名儒士的文化活动,到上京寺庙的高僧及上京儒士行为说明,因上京寺庙建立较早,数量较多,它的功能不仅为辽初传播佛学,而且为儒学的传播发挥了启蒙作用。随汉人大批迁徙辽境,寺院首先汉化。贵族中有人狂热的尊孔崇儒,加之寺庙里佛儒融合现象,形成了契丹本土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意识,并首先渗透上京地区。寺庙这个文化学术传播园地对加速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寺院作为辽代一个文化学术传播园地的问题,辽史专家陈述先生,在很早就提出来了。虽然资料匮乏,寺院的一些活动失于记录,但我们感到对陈先生提出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本文诣在这个题目上归纳一点资料,也是说明辽朝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共同缔造的伟大祖国中所应有的历史地位。改变那种北方民族政权“君凶民愚、俗粗习陋”的传统意识。本文主要以辽上京(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寺院为例,提出的观点,恳望读者匡谬、正误。
曾国藩赞誉莫友芝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学   十七年   游历   莫友芝   翰林院   曾国藩   清代后期   大师   琉璃厂   名山  
描述: 著述等身 ,被誉为清代西南巨儒的贵州独山兔场人莫友芝 ,屡试不第之后 ,遵循其父———清代后期西南地区的文化大师———莫与俦“若辈寂寂守牖下 ,不以此时纵游名山大川 ,遍交海内英儒俊彦以自广 ,恐终成固陋耳”的劝诫 ,9次进京 ,游历于江、淮、吴、越之间 ,遍交英儒以自广。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莫友芝在琉璃厂书肆搜购古籍时 ,偶与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相遇 ,寒喧之后 ,谈论汉学门径 ,曾国藩被莫友芝的学识倾倒 ,叹曰“黔中固有此宿学耶”。不久 ,曾国藩又托人转一首长诗给已回黔的莫友芝 ,诗中的“黔南莫夫子 ,志士无匹双”对其超越于人的才华倍加颂扬。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 ,莫友芝再次拜见这位文武兼备的“古今完人”并客其幕达8年之久。百余年来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 ,对曾国藩作出从“勋高柱石”、“古今完人”到“汉奸刽子手”等种种评价 ,但无论何人都不能不承认曾国藩的学问和能力 ,就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917年8月23日在致黎锦熙的信中 ,也极力推崇他为有“大本大源”的人。就是这个“大本大源”的曾国藩再次见到莫友芝后 ,因其“学问淹雅”而“心敬其人” ,待若上宾 ,在繁忙的军务中常常与之切磋学问...
余大钧教授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蒙古学信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民族史   研究动态   内蒙古大学   研究史   金帐汗国   蒙元史   学术论文   大学学报   蒙古史研究   王国维  
描述: 至 195 1年 7月在上海育才中学读初中。 195 1年 9月至 195 4年 7月在北京育英中学 (该校次年改为北京市第 2 5中学 )高中部学习。自小爱读文学、历史书籍 ,外文、数学、自然科学
儒家中和养生思想浅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体育文史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道   人道   和谐状态   中和养生思想   儒家  
描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力赞中和原则,即《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主张中和养生的思想已成为儒家养生思想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以西汉大儒董仲舒所言为例,即"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儒家"中和"一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儒家要主张中和养生?中和养生与强调阴阳平衡养生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上述问题关系着儒家传统养生思想的正确继承和发展,故笔者不揣冒昧,就一孔之见求教于方家.
明堂与月令关系新证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令   楚帛书   人时   天时   明堂  
描述: 明堂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宗教政治建筑,它是“天时”的观测地点,也是“人时”的颁授的场所。明堂与月令有着密切的时空配合关系。楚帛书所描绘的楚地月令图像结构是古代时空观念并置的有力物证。三星堆文化也提供了古代祭天的重要实物资料。文献与考古的直接或间接资料说明古代的确存在过明堂制度,汉代复兴明堂虽有增饰的成份,但明堂祭祀、定历、施政的功能早就出现,并非是“后儒的发明”
入之于哲学 出之于美学——试论玄学与魏晋审美意识的发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晋人之美   名教式微   玄学辩难  
描述: 自然与美的境界 ,是晋人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魏晋美学凝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审美情结。魏晋玄学本身并非属意于美学的探究 ,但末以后政治的险恶、名教的式微 ,引发“援道入儒”的新道学———玄学生发。玄学
明末王徵的翻译出版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出版   中国出版史   王徵  
描述: 王徵是我国明朝末年一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他一生翻译著述很多 ,尤以和来华耶稣会传教士翻译合著和策划出版的《西儒耳目资》与《奇器图说》影响最大 ,书中最早介绍了欧洲音韵学、西方力学和机械学 ,并总结了我国汉语音韵学和机械技术。这些翻译出版活动 ,在中西文化交流和西学东渐史上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儒学社会秩序的形成、结构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成   伦理控制   社会秩序   现代意义   儒家法   儒学   结构  
描述: 儒学社会秩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在汉代形成的儒学社会秩序尊重了远古传统、运用了儒学理论、吸取了秦代经验与教训,也符合了时代要求。以仁爱原则为基础、以礼教和儒家法等伦理控制为手段、以维护家国同构的宗法秩序为目的是儒学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分析儒学社会秩序的特点与当代积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董仲舒儒学   天人合一   制度化思想   兼容   新特点   统一  
描述: 董仲舒儒学在四个方面发展了先秦儒学。一,实现了根源与根源派生物的统一,为儒家的仁礼原则提供了宇宙论的根据;二,真正实现了儒学对诸子百家的兼容,推进了儒学的整合趋势,确立了中国学术的主流成分,使中国社会有了主流意识形态;三,实现了儒学向制度化思想的转变,为汉朝政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四,推动了“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发展,为完成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过渡作了准备。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