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放血疗法 清火排毒杀手锏
作者: 暂无 来源: 好主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 ◎放血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 怎样选择放血的穴位
宋代书院与文学
作者: 李光生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文学   书院制度   书院文化  
描述: “宋代书院与文学”,既非单纯的教育史研究,又非单纯的文学史研究。本文的基本思路就是寻找宋代书院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各种关系。 “书院”之名起于唐代,原为修书、藏书的机构,后来演变为具有教学、研究功能的组织,进而形成中国教育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私学”制度。书院制度在宋代发展成熟,后世书院的性格及发展的可能性,在宋代书院所立下的规模和所具有的性质中都可略见端倪。就宋代历史而言,书院的发展,其实是政治、社会与文化三方面的交集点;而政治、社会与文化俱在当日文学中深有体现。宋代书院与文学在很多层面有着内涵丰富的互动关系。文学是书院教育的重要内涵,书院教育往往是文学人才成长的基础。书院教师通文学,许多文士常造访书院,不少文学家出自书院又归于书院。书院,往往是一地之文化中心,影响该地之学风、文风,作为地域书院的特殊面相,家族书院往往与文学家族相关。宋代书院背景下理学与文学交互作用。书院“语录”等教学内容及方法促进了语类体等散文文体的发展;书院的编书活动对宋代文章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科举制度已然成熟的宋代社会,书院与科举的相容关系共同对文学产生影响。以书院为题材而大量出现的书院诗、书院记,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本文各章要点如下: 第一章蝉宋代书院发展概况”主要分析了宋代书院兴盛及原因、宋代书院之分布及特点、书院制度之确立及宋代“四大书院”之说等内容,缘于对“书院”界定的思考,本章还对书院统计数字进行了谨慎的检讨,并从接纳与纪念的视角对宋代书院功能提出新说。本章是研究“宋代书院与文学”关系的基础铺垫。 第二章“宋代书院的地理分布与文学”以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以颇具代表性的宋代江西等地书院为考虑对象,分析了宋代书院的地理分布(也可理解为教育的区域性)对文学的影响。书院的兴盛与发达是文学家生成和文学繁荣的重要原因,而文学家对书院发展并提升书院的文学品质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就书院的地理分布与文学而言,家族书院与文学家族的关系成为论述的亮点。在家学和科举这两大要素相互作用下,家族书院培养了家族成员的文学才能,为成就文学家族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本章还认为,北宋书院的南北差异与北宋文学的南北差异存在密切的关系。书院是一地之文化中心,影响着该地的学风、文风和士风。北宋书院数量上的南北巨大悬殊不仅反映了南北教育的不平衡和文化重心的南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且影响着南北文风之差异。 第三章“宋代书院与理学及文学”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使得南宋书院与文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衍化为理学与文学的关系。书院授业者多兼教育家、理学家与文学家于一体,因而,他们在讲学传道之余也从事文学活动,并由学派衍为文派,此以朱子一派最为典型。书院多处山水胜地,名儒名师讲学于斯、游历于斯,面对优美的山水景致和书院的文化传承历史,往往有感于心,咏之于诗,著之于文。其授业经历的经验感受与升华本身也往往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部分,同时也倾注了对诗文品评的关注,讲学布道有时也是文学见解的发抒,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文道观”问题多在书院讲学中得以阐发。朱张会讲及伴随而生的“南岳倡酬”,既蕴含着学者深刻的理学思辨精神,又沾溉着文人浓郁的人文言志情怀,既是思想的碰撞,也是诗性的言说。书院大师借鉴禅林制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语录体、日记体散文的发展。作为书院制度的产物——语录体,其文学性的缺乏乃至丧失往往招人病垢与批评。 第四章“科举背景下的书院与文学”在科举文化已然成熟的宋代社会,应举可以说是士人生命中所固定包含的路途,也是士人普遍追求的最高价值。科举制的渐趋完善,又成为刺激士人步入学校的主要目的。书院作为宋代官学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教育机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科举强大的冲击与影响。宋代科举考试科目(经义、诗赋、策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院教育的文学性内容,这客观上提高了书院学子的文学功底,为其日后成长为文学家提供了切实的可能。同时,书院老师应学子举业之需,不仅向其传授作文之法,而且会依自身之心得编写书籍,这类创作,熔铸了书院和科举交互作用的元素,然客观上却成为文学精品,并被后世奉为圭臬,如吕祖谦之《古文关键》。在科举这一脉络下,书院教育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第五章“以书院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大量的书院诗、书院记,是宋代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和文学现象,其极大地丰富了书院的人文品质和文化内涵,丰富了宋代文学的题材类型,也是宋代书院与文学关系最直观的表现。 本文还附录了四篇小论文,《宋初江南三书院的文化阐释》主要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论述了宋初江南三书院——华林书院、雷塘书院和东佳书堂,由扬名天下到渐趋式微的过程及文化意蕴;《宋代书院教育与文学平民化》一文,主要阐述了宋代书院的平民化教育对宋代文学平民化倾向的影响;《宋代书院与祠官关系的文化考察》一文,关注于宋代祠官寄居书院讲学或兼任书院山长这一文化现象,揭示了宋代士人的淑世精神和宋代书院制度化乃至官学化发展趋势。就祠官寄居书院而言,宋人的淑世精神体现为宋代士大夫在政治之外对经世之志和生命意义的另一种实践与诠释。《宋代书院语境下的文学传播——以朱熹<白鹿洞赋>为考量》一文,尝试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宋代书院与文学的关系,书院不仅是讲学之所、文学生成之乡,也是文学传播的上佳媒介。书院语境下的文学传播有着理学的深刻烙印。
云冈再发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国、兜率等十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近年考古调查已经证实,云冈从第1到第20窟,窟前都留下了木构建筑的痕迹。可惜,昔年的宏伟寺院渐渐衰败、废毁,至清末民初,随着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纷乱和动荡之中,国宝蒙尘
城市生活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认同―以明代南京士绅社会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认同   士绅社会   城乡关系   城市空间   明代南京  
描述: 文化的“城市性”尚缺乏系统的讨论。施坚雅(C. WilliamSkinner)在三十年前曾就此提出两个问题——“(1)中国士大夫在何种程度上(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属于城市的?(2)中华帝国在何种程度上(又在何种
元帅叶剑英其实是个文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晚报精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谈起父亲叶剑英——这位十大元帅中政治生涯最长,被毛泽东评价为“诸葛一生唯谨填,吕端大事不糊涂”,每每在关键历史时刻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凌孜说,在地看来,父亲具有三大特点:有儒家风范,有文化气息,有人情味。 黄埔军校副教育长 父亲叶剑英曾是黄埔的副教育长,“直到晚年,他还一直致力于军事学校的教育工作。从黄埔军校始,到红军时期及解放后的各军事院校,即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所有的军队教育以及军队的建制,他都做了不少的工作。” 谈起这段历史,凌孜说:“很多人不知道,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侨,也是共产党里唯一的一个华侨领导人。”她说,“毛主席曾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时说:“我们党内也有华侨。”指的就是父亲。 1897年,叶剑英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小商人家庭,原名叶宜伟。梅县是华侨之乡,叶剑英的4个伯父都在南洋谋生。1916年,依照侨乡的习惯.19岁的叶剑英辗转到了马来西亚。 “谋生的日子还可以,但是他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正当父亲苦闷时,得知云南都督唐继尧在南洋招收华侨学生,于是他毅然于1917年回国,入了云南讲武堂。” 凌孜说,父亲毕业后,谢绝了学校派他去南洋招生的工作,回到广东参加粤军。1920年加入国民觉,走上了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道路。“父亲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那时的知识分子就是一心‘为国为民’,父亲就是要追随孙中山,把中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为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凌孜说:“黄埔军校其实是以云南讲武堂为蓝本,复制了全套教材,教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方法也都是从云南讲武堂移来的。”毕业于讲武堂的叶剑英担任了黄埔军校的副教育长,“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副教务主任,负责安排所有科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父亲安排好课程后,便东征打军阀去了。黄埔开学时,他并未在现场。国共分裂后,黄埔军校成为了国民党的传统学校,不能提它的副教育长是共产党人,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 军阀陈炯明叛变,在广州攻打总统府,当时,是叶剑英守护孙中山在白鹅潭“永丰舰”上成功脱险。这一切都让黄埔校长蒋介石看在眼里,他对叶剑英的忠厚、尽职、多谋、多智大加赞赏。凌孜说:“父亲当时甚至成为唯一可以佩剑进入蒋介石卧室的人。”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上海大肆屠杀工人,使叶剑英看清了蒋的真面目。“父亲后来曾讲过,他们那时的生活极其优越:行军时有马骑,累了还可以坐轿子。途中战士挑着外国进口的曲奇饼干、炼奶、咖啡、白兰地酒,然而,他却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脱掉皮鞋穿上草鞋,奋起反蒋。 在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叶剑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根据地,他们连吃的一点盐都找不到,只好天天拿白水煮竹笋。以至于几十年后,父亲都怕看见笋,多少年都不吃。”凌孜说,1954年她得到一张祖母的照片,才明白了父亲的选择。“照片下面父亲题了几个字,写的是‘为人民的中国而欢心,为人民的儿子而微笑’。我想这就是父亲当时的人生定位,永远把自己定位在‘为人民’上。” 一位有传统美德的文人 著名美籍华人作家、记者赵浩生先生写过一篇回忆叶帅的文章,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的一个舞会上同叶帅相识。当叶帅知道赵先生的舞伴正在大学念英国文学、读雪莱作品的时候,叶帅兴致勃勃,以铿锵的语调朗诵出一段雪莱的诗句。这位作家写道:“这时候我才知道,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诗人。当我告诉我的舞伴这位熟记雪莱作品的人就是叶剑英将军时,她吃惊之余,对她所受的十几年的反共教育都发生了疑惑。她怎么也没想到被称为‘共匪’的将军,竟是一位如此博学多才、温文儒雅的人物。” 说起父亲“儒”的气质,凌孜认为这也是父亲在“吕端大事”面前不糊涂的原因,而这种气质也表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父亲很讲求礼节,不管是谁,即使是下级到他这里来汇报工作,他也要把人家送到大门口,送到台阶下面,哪怕身体不好,也坚持拄着拐棍送客,年纪大了,就是推着轮-椅,也要送到门口,而且要求子女也这样做。”凌孜对童年生活,记忆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因为送客。“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我正和几个小朋友在沙发上玩,没有注意客人走了,仍旧在那里玩,头也没抬。父亲回头大喊一声,‘站起来!’我从没见过父亲发火,巨大的声响,吓得我们所有孩子都一个猛子蹿了起来,傻住了。父亲说,一定要懂礼貌,送客人的时候小孩也要站起来,这个小小的细节,我至今都记得。” 古人讲,见微知著。现在说,细节决定成败。与人相处最难的事情,就是能长期保持一种善意的尊重。叶剑英就做到了这一点。凌孜记得,1962年,她结婚当晚,父亲大发雷霆。“那天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忙里忙外,等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筋疲力尽地走回屋,还没坐下,父亲突然问‘有没有给工作人员送喜糖?’我说还没有,已经很晚了,怕大家都睡下了。父亲的脸立刻沉下来了,生气地喊‘大家都凑钱给你买了礼物,镜子、暖壶,都是他们一点点攒的钱……你怎么可以这样不懂人情,没有礼貌!”我吓坏了,立刻拿了托盘,装了糖果,挨家挨户去送。” 凌孜说:“父亲常教育我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父亲就是这样,要叶家的人懂得一个‘礼’。” 凌孜做导演时,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不给父亲拍一部专题片。她说:“我在他身边那么长时间,却找不到他的典型特点。他是一个非常谦卑的人,在很多大的场合不出声,没有什么特别的手势,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用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就是一个很低调、很和蔼、很慈祥的人。人家称他‘儒帅’,他身上有很典型的儒家气质。” 在女儿凌孜眼里,父亲是一位保有中国传统美德的文人。叶剑英喜欢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那本《稼轩词》他始终不离手。毛泽东晚年时,有一次在政治局讲话中引用辛弃疾的诗词,刚开了头就突然停下来,让叶剑英接着说,叶帅站起来把全诗流利地背诵下来。 “父亲一直坚持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创造学习机会,几十年里,身边的工作人员中被送到护校、军医大、国防大学学习的有20多人。‘文革’中,江青告状说叶帅喜欢走后门,从后门送人上学,一时传得沸沸扬扬。为此,父亲向毛主席写了一封‘检讨’说明情况。没想到,此事却得来了毛主席一个批示:‘前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好人,后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坏人。’江青当时气坏了。” 叶剑英在为人处事上讲究“礼”,做事细致,处理大事更是如此。凌孜曾从汪东兴那里知道了粉碎“四人帮”事件中,父亲的周密部署。“主席逝世后,华国锋和汪东兴天天处于被人监视的状态,根本不能随便行动。父亲想出办法,借着钓鱼的名义开车到中南海,分头与汪东兴、华国锋谈话,三个人经过多次精心缜密的策划安排,商定好了如何实施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周密到了父亲的秘书、司机、警卫参谋一慨不知他在做些什么。这种单线的接头行动,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今天在电视剧《潜伏》里看到的地下工作。前几年我去看望华国锋同志,他见到我非常感慨,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叶帅是我的好领导、好老师,我从他身上学到太多的东西了。”’ 兄弟姐妹其乐融融 叶家这个在外人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的大家庭,对于叶家成员来说,却觉得关系非常简单。“叶家后人现在有50多口,每年在广州都会有一次家族大聚会,其乐融融。”谈起这一点,凌孜微笑着说:“父亲在世时,我们各忙各的,不怎么聚;父亲离开之后,我们反倒要聚在一起。” 叶剑英的子女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表现出其父的“儒家气质”。 长子叶选平,1924年出生于广州,先后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清华大学学习机械专业,并到苏联留学。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为国际儒联学会会长。凌孜说:“大哥稳重周到。对每个人都很好,和父亲的性格极像。”女儿叶楚梅,1928年出生于香港,曾到苏联留学,曾任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副局长。她的丈夫邹家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次子叶选宁,1938年生于香港。曾任解放军总政联络部部长,少将。 凌孜说:“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子女与父亲在性格上类似,父亲想要为国家做些事情的责任感,在我们兄弟姐妹的身上同样能看到。”凌孜说她第二天要去新华网作视频访谈,内容是“要把民族精神基因传下去”。 “中华民族危机的时候,并不是日本打我们的时候,因为人民的长城是打不垮的。但是今天,如果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因,我们就会被别的国家和民族瓦解。重拾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都不使劲还能指望谁呢?既然如此,我们大家就一起努力,让我们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再现她的光辉!” (摘自《现代家庭报》)
明代江南商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责编|龚宇特约组稿|木剑客(《今古传奇,武侠版》主编) 文|杨叛国|全景设计|胡蕾 武侠小说中,侠客并非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浪子,《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古龙亦写过江湖第一帮派金钱帮,还借上官小仙之口讲述了赚钱之道。《武林外史》中朱七七是首富活财神的女儿,从她的姐夫做派中就能看出生钱之道。温瑞安小说中著名的金风细雨堂、六分半堂也都注重于以经济扩张为巩固自己的实力之道。 明朝是个很特别的时代。方面它古板僵化,奉行严格的等级制。士农工商中,商人地位最低,也最不受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商税又极低,士绅和官员经商热情极高。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大明朝廷厌恶商人,不允许商人参政,可大明商人势力之大,却远超任何一个朝代,并逐渐形成了以地域为纽带的庞大商业势力——商帮。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十大商帮,其中大半都在江南。明代商帮势力最大者有二。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这里的山右,指的是鼎鼎大名的晋商,而新安,则是指徽商。 徽人并不像粤商和宁波商那样,生于海边,天生便具有冒险精神。五胡乱华和金辽南侵,使得中原地区的豪门大族纷纷迂至徽州避难。因为徽州土地贫瘠,山多田少,人口又不断增加,经商便成了谋生之路的唯一选择。 “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无数徽州人不得不自幼背井离乡,踏上漫漫的从商之路。“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略显悲伤的歌谣正是这种无奈命运的真实写照。 这些徽商多以小本起家,不断变换经营内容,以机动灵活的方式牟取利润。他们或沿运河北上,奔走于齐鲁幽燕;或沿长江一线,往来于川楚吴越之间,或经赣江,越大庾岭,入闽粤;或扬帆海上,往来于扶桑高丽,足迹之广,几遍天下。除了经营地域广阔,徽商的经营行业也涉猎甚广,以至于有“其货无所不居”的评价。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形成了明代“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观。 像其他各地商帮一样,徽商也是以求利为主要目的,也经常使用放印子钱,从事囤积居奇这样不尽光彩的商业手段。但和其他商帮不同的是,读书在徽商的心目中始终是第一等大事。事实上,很多徽商都是读书不成的士子,是以徽商又有“左儒右贾”的传统。事实上,徽商虽然孜孜以求厚利,但更念念不忘儒家道统,在他们的心目中,“儒”始终是高于“贾”的人生目标。徽商有了钱,首先要做的便是“延师课子”,为自家子弟谋一条科考之路。临终时也不会忘记叮咛子孙好好读书,光大门户。由于徽商的资助和重视,徽州书院之众,甲于天下,文教之风大盛。正是这种重视教育的心态,让明清时期的徽州产生了无数人才,并开创了风行一时的“新安学派”, “新安医派”,“新安画派”。徽墨、歙砚、徽剧、徽菜、徽州版画、徽派园林也都盛行一时。以一州六县之地,能在如此之多的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国内商人也很少有人如此重视教育和文化产业。中国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那些亿万富翁和几百年前的徽商比起来,虽然见识增长了不少,但在人生境界上还是有所不如的。 徽州商人赚钱很多,但生活却极简朴,有时甚至到了小气的地步。明清话本中,不乏讽刺徽商吝啬的故事。唯独在两件事上,徽商是极舍得花钱的。一件是纳妾,另一件则是打官司。纳妾暂且不谈,爱打官司则是徽商的一大特色。徽人多出于徽州大姓,而大家族中封建礼法气氛十分浓厚。各姓族谱中几乎干篇一律地明示族人遵守法纪。这些从小就接受家规族训的商人们很早便养成了法律观念。经商过程中,面对竞争产生的各种矛盾,他们自然也更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士商十要》中便把守法作为“十要”之首: “凡出门,先告路引为凭,关津不敢阻滞。投钞不可隐漏,诸人难以挟制。此系守法,一也,”在徽商的历史上,不乏因为商业利益被触犯,以民告官的例子。明末江西九江关蠹李光宇等把持关务,勒索盐舟,导致商船羁留日久,屡遭覆溺,盐商们敢怒不敢言。徽商江南能却挺身而出,愤然上告,一番苦斗后扳倒了李光宇。清初徽商吴宗圣更是为了控告额外征税的芜湖榷关主事,劳病殁于京师,徽商们立祠以祀其功绩。由此可见,徽商是各地商帮中最具备法律意识,也最懂得用法律维权的。 徽商之所以能成功,其“士商合一”理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士”,不仅仅是知识分子,而代表了明代整个的士林阶层。因为明代商税极低,达到了“三十税一”的地步。商人只需正常纳税,便很容易大发横财,唯一担心的就是无赖的敲诈和官府的盘剥,加上徽商本身对士人阶层的向往,所以他们结交官府时往往不惜余力,以便形成自己的保护伞。重金收买只是普通的手段,他们凭借“贾而好儒”的习性与官员交友联谊,联姻攀附,甚至重金资助贫寒学子,以期对方一朝中举,便可得到丰厚回报。此外,他们还为官吏们代为经营财货,借此将自身利益和官员们的利益紧紧捆绑在—起。不得不说,徽商们的手段和现在商人收买官员所用的并无二致,甚至还要高明一些。至少,还没有哪位老板热心到资助大学生去考公务员。 有明一代,徽商在江南商界独占鳌头,唯一能威胁其地位的,便是雄踞太湖两山的洞庭商帮,也就是我们现在极为熟悉的“苏商”。历史上,无论商帮如何演变,大都以一省一州为名,如粤商,闽商:小也不过一府一县,如宁波商、龙游商;以乡命名的商帮只有天下独一无二的洞庭商人。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洞庭商帮的话,那么这个词就是“钻营”。洞庭商钻营之能,自古便有记载。冯梦龙曾在《醒世恒言》里写道: “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而民间也流传着“钻天洞庭遍地徽”的谚语, “钻天洞庭”能与“遍地徽”并列,可见洞庭商钻营的厉害。 太湖有东西两山。东山古称胥母山,西山古称包山。和徽商一样,洞庭商帮也是以大家族式的经营为主。两山之民多出商业世家。西山是沈、秦、邓、徐、孙等姓,东山则是翁家和席家。有趣的是,东山和西山虽然同属洞庭商帮,却又彼此不睦。西山商人出身官宦世家,自成一派,号“金庭”,并于明嘉靖年间在长沙建立了金庭会馆。和西山商人相比,东山人“钻营”的能力似乎更胜一筹。明时别号少山的翁篷便是大布商,名声之大,甚至到了“非翁少山布勿衣勿被”之誉。东山席家更是“钻营”之集大成者。席氏有先祖两人,名为席左源和席右源,兄弟二人的名字很有点“左右逢源”的意味。“左右逢源”自明代起经商,声名显赫,家业丰厚。清康熙南巡时,便曾摆驾至席家东园驻跸,由此可见席氏的富有。到了近代,席家更成了洋行买办的代名词。席氏后人席正甫、席立功、席鹿笙、祖孙三代世袭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长达56年,席家子弟还先后担任了上海有利、德丰、花旗、通运、住友、中法工商、华俄道胜等多家洋行买办,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席氏买办集团,其影响力覆盖了整个近代金融业。 洞庭商帮之所以崛起,不仅是因为苏商懂得审时度势,钻营得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州得运河地利的缘故。自唐代起,大运河已经成了连接南北商界的运输主干,而毗邻太湖的苏州则是运河中转站。和苏商一样,同样得地利之便而雄起一时的,还有江右商帮和龙游商帮。 江右商帮即是赣商。得益于明代的海禁政策,赣江至鄱阳湖航道成了江南的重要运输动脉。加上江西本地物产丰饶,商业活动自然也随之兴盛。江西人最擅长做手工活儿,江右商帮经营行业也多为百工,《松窗梦语百工记》有云:“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夥。”瓷器、药材、木竹、茶叶、夏布、纸张和大米等江西名产随着江右商帮势力的扩张也随之走向全国。或许是小买卖做多了的缘故,江右商帮中从来没有出现烜赫一时的巨富大贾,也没有像徽商那样在某一行业形成垄断格局。随着海禁开放,江右商帮地利优势不再,便逐渐湮没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 和江右商帮命运相同的,还有龙游商帮。身为入闽要道,沟通金衢的龙游得地利之便称雄于一时,几乎可与徽商和洞庭商帮比肩。龙游商人做生意讲究一个“快”字。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事实上,善于抢占先机,富于冒险精神也是现代浙商崛起的主因。可惜随着近代海洋贸易蓬勃发展,失去地利的龙游商帮跟不上时代,也随之没落,在近代被更强势精明的宁波商帮所取代。 晚明时期,闽商崛起,成为明代商业史上最后的辉煌。和徽州一样,福建也是土地贫瘠,不足以养民。人们只得以海为田,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变幻莫测的大海。除了辛辛苦苦地打鱼、制盐外,从事远洋贸易自然成了最好的选择。然而明代的海禁政策却使得闽商们不得不冒着杀头的风险,从事海上走私贸易。除了和官府相斗外,他们还要与海盗、倭寇,甚至荷兰、葡萄牙等西方的远洋舰队搏杀,以争夺贸易权。这就让闽商成了江南商帮中最强悍好斗的存在。在他们眼中,朝廷所代表的大陆商业已是守旧的象征,通番海上,扬帆域外才是大好男儿们真正的天地。这种犯禁的想法让闽商形成了众多亦商亦盗的海上走私集团。这些武装闽商飘忽海上,依靠坚船利炮与官府和敌对势力周旋,并彼此吞并,不断壮大。明末赫赫有名的郑氏集团就是其
镇远——太极图上的千年古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貌。 牌坊巍巍 牌坊、牌楼,或石作,或木造,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巍然耸立,庄严肃穆。它来源于由表柱连成的大门即“乌头门”。大约兴于、宋里坊的坊门。它是中华独有的纪念性建筑物。它铭记
阅读沙龙 《中国古典艺术观照》:流光溢彩的梦华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新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赵建忠 还记得艾略特笔下万物瑟缩、生机寂灭的荒原吗?他写的是一个唯有幻灭绝望、令人奄奄一息的精神荒原。恐怕很少有人记得了,因为繁复、斑驳的生活让人们忘却,而且世人一般都愿意做空心人,做彼此依靠着填塞起来的稻草人,舞在沉醉中,舞在精神的荒漠中。 然而,世上也还有独清独醒者和冷眼旁观者。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吾友吴祚来就是一个守望在文化流域的清醒者与思想者。文化荒漠的阗寂唤起了祚来兄的古典情结,笔触伸向了深美宏约、奥妙精微的古典文化与艺术的堂奥,行文时若水流花放,时若飞鸟出林,气韵流淌,一气呵成了古典艺术的全息图像。为之作评,心惶惶兮,莫因我之庸騃误友人华章。 古典文化与艺术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化解不开的情结,在心的角隅微微震颤着,是遥忆往昔时亦真亦幻又美轮美奂的华梦,流光溢彩,情韵并美,青铜、乐舞、建筑、书法、绘画、诗篇、鸿文等等,不一而足,蔚成大观。这样驳荦的艺术盛宴难免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该如何兼顾整合?《中国古典艺术观照》一书中,祚来兄以文化精神贯注其中,如链串珠,衔接起中国古典艺术的类种。 中国艺术的诞生与延续离不开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生态场——我们世世代代栖居的这片广袤的土地,正是文明前夜的生态环境使得中西方以不同的途径跨入文明时代。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自然环境优越,食物获得以采集为主、渔猎为辅,形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用直觉领悟和移情式的想象对待外物并注人情感,使万物皆著我色,所以中国的艺术精神效法自然。《中国古典艺术观照》开篇即阐释了中国艺术以自然为本体,各门各类都崇尚自然。融注中国艺术、与自然精神相随始终的还有道德理性。儒家伦理因与政治统治合拍受到推崇,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中国艺术顺理成章地打上了“和”与道德理性的儒家烙印。 祚来对中国古典艺术的观照,是一般社会史为起点,继之结合政治剖析时代文化与时代风貌,再探寻文化精神,最后落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这种探本索源的追寻发挥了其专业文艺理论的特长,精彩的论断、灵动的真知灼见比比皆是,历时态中有艺术精神的流动,共时态中有艺术成果的展示,脉络分明又水乳交融,努力对历史作出一种原生态式的把握,尽量地贴近历史的实际情状,读之即令人手不释卷。 祚来是在中西对比的视域中开始对中国艺术的追溯。万载蒙昧的光阴在人类的无知无觉中倏忽而过,文明时代到来了。中国是早熟的东方国家,史前艺术的多元起源大都和生活有关,而西方一以贯之的是宗教精神。人类学认为,中国审美心理自发形成,而西方审美心理来自人为构筑和自觉反思,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轨迹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常态。中国文化多源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有着深厚的生活属性与原始理性,陶器制作是为了实用,乐舞是为了怡情悦性、祭祀神祗与调和自然,我们的先人在简单、祥和中优游卒岁,又度过了几千载,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貌已具雏形。 艺术符号中隐藏着历史的真相,从彩陶狞厉神秘的线条里,我们嗅出了浓浓的血腥味,青铜器一脉承之,人类开启了历史长河中战争频仍的端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西方虔诚祭神之时,我们的卜巫祭祖文化风生水起,显示国家权威美学的青铜器的发达正是得益于这种统治文化与祭祀文化。这一时期的礼乐文化承接三皇五帝时的乐舞文化,用权力来分配文化资源,学在官府,用道德与制度来规范,是一种注重宏大场面与文化的权力美学。这一时期,还存在着长江流域独树一帜却瑰丽无比的巫楚文化,有巫觋歌舞戏、帛画,还有难能可贵的屈子的悲剧精神。 刘再复在《传统与中国人》一书中认为,文字发明之后人类的知识和经验都在加速积累,是一个蕴着不同质的统一体。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传统就发生分化,也就是不同的质分流,士人各执一端深入阐释就形成各家并激烈交锋。百家争鸣在本质上是中国文明自有文字以来的传统的分化与重新解释。没有统一思想的支撑,人心涣散,秦二世而亡,汉继之而立,历史到了一个文明的岔道口,初始的选择是随机的,后世的惯性却使得这种选择举足轻重,文明的主流也因这种选择而固定。儒家是这场角逐中的胜出者,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伴随皇权始终,贯穿人们生活始终,艺术中的神道设教逐渐降格和淡化,道德理性由此强化。秦汉雄风,这一时期是集权美学大盛时期,士大夫美学与民间美学虽有发展,却无力与之抗衡,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汉俑、汉石雕群及礼乐尊威的汉宫乐舞都是皇家美学的典范之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的统一后是漫长的分裂,角争日起,兼外族蛮邦入主中原,思想文化走向边缘,士大夫的诉求空间是狭窄的,以啸傲山林求全身于乱世,这一时期人性是自由的,文化也是自由的,因此艺术熠熠生辉却散点辐射难成大观,如建安之风的慷慨悲凉、竹林七贤的霁月风光、王羲之书法的飘逸绝美、顾恺之绘画的金相玉质等等等等,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的东渐,使得中国人的灵魂有了委身之处,寺庙纷起,洞窟打开,给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 到了豪迈超绝、气来、神来、情来的盛唐,我们在艺术上收获了整片森林。科举制的推行,寒门士子有了晋身之路,是历史上一次尤为重要的文化举措。皇家美学与士大夫美学齐头并进,诗篇、乐舞、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的分支都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 至宋,国家积贫积弱、崇文抑武,外起狼烟内蕴奸权,因此宋人的文化精神含蓄内敛,艺术上尔雅婉约、温煦淡远。经过前代长期外邦与中原、南朝风尚与北朝文化,儒释道三教的激荡、融合的积淀,宋代文化艺术复杂而灿烂。值得一提的是民间艺术的长足进步,说唱与讲史勃兴,杂剧南戏又异军突起。元代,异族统治中原,开拓了中国最为辽阔的版图,然而艺术成就寥落不堪。野蛮的统治者不懂中原文化,还没等到弄懂中原文明的就里,就匆匆谢幕,中原重新恢复了汉族统治。皇家美学是相对薄弱的,士大夫在被排斥和打压中混迹于民间,可以说元代是民间艺术的风头强劲,浅白俚俗的元曲大放异彩。随后南戏兴起,戏剧逐渐成长为中国艺术的主要种类之一。 至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众体兼备了,清代集其大成。中国古代的艺术愈至后世,种类愈是繁多,形式愈是复杂。不同的时期,重复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艺术精神和时代风貌,某些艺术形式的技巧是在历史的时空中积累、变化而渐趋完善的,而另一些艺术形式,灿烂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空前绝后的达到极致后走向平庸。《中国古典艺术的观照》对这种艺术形式本体中流变给予了相当关注。 “气韵流淌的性灵之美”是《中国古典艺术观照》的副题,可见,祚来对艺术的观照在其“韵”,在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深度阐释,使孤立的艺术品回归时代,在时代中鲜活起来,而后带给今天的人们艺术享受,有点叔本华用艺术鉴赏摆脱人生痛苦的意味。 写至此,抬起头来眺望窗外,落日缓缓沉入山背,几只归鸟飞掠在将熄未熄的天空,建筑物的轮廓明灭在晚霞中,陶醉在古典艺术中的我现在看什么都有点艺术的味道。 (作者系天津师大教授、红学与古典文学专家)
国民党军二级上将方阵剖析 兼论胡宗南究竟何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事史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王逸峰 2010年2月,笔者阅读2010年第1期《军事历史》杂志,注意到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的肖裕声少将谈到胡宗南在解放战争期间是否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军衔问题。肖裕声将军在听了笔者的意见
一虎一侠谈 巫山传里的武侠与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话,武的目的,除了用来战胜别人,更多的,是战胜自己,或者是说,超越自己的身体。 这个,小椴应有同感,我觉得《开》就是将他的技击武学、先天真气,加上了舞。我现在想,新武侠小说,最重要的突破
< 1 2 3 ... 519 5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