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医成才之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家庭中医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姚树锦   从医   中医世家   西安市   医学典籍   中医医院   第四代   成才之路  
描述: 、清解血毒为法,方药:麝香0.3克,牛黄0.3克,羚羊角1克,玳瑁1.5克,珍珠3克,沉香6克,三七6克,西红花6克,西洋参1 5克,金钗石斛6克,龟板1砂仁6克,鸡内金10克,青黛 0克,赤芍10克
南浔刘家百年儒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责编 舒草 文 宋路霞(家族文化作家) 图 宋路霞 设计 武林 甲午状元、晚清著名实业家张謇曾说:清成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又“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宁波的叶澄衷、南浔的刘镛。又说, “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这个刘镛,就是南浔“四象”之首、小莲庄的主人、一百年前就创造了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神话的传奇人物。其实刘家的传奇不仅仅在“富”,更在于“儒”。自刘镛以后的四代人,均以读书成才、亦商亦儒、诗书传家、服务社会著称,他们是刘锦藻、刘梯青、刘湖涵、刘承干、刘承果、刘承桓、刘欣万……他们留在南浔的老宅、义庄和藏书楼,如今仍旧服务社会,每天迎来成千上万的游客。 追溯南浔刘家的脉络,我们发现,21世纪的刘家继承了祖辈的儒家气质,发展成了一个学术和艺术型的大家族。远在美国的刘承恒、刘世然等人,都是大学里的教授、专家;刘泽韵则在洛杉矶主持了一个越剧艺术中心,向美籍人士传授中国传统艺术;刘世玢、刘世(王/庶),一个是画家,一个是雕塑家,继承了其父刘旭东的艺术细胞;刘承干的大儿子刘沂万是著名书法家、昆曲专家;刘毅堂的大儿子刘世襄,自学成才,现在是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副馆长,业余时间仍陶醉在印章雕刻艺术中,他还是高洛园先生的入门弟子…… 刘镛:学徒出身的巨富 刘镛名介康,字冠军,生于1826年,祖籍浙江上虞,清康熙时第二十四世祖举家迂来南浔,居镇上泰安桥边的丝行棣,至刘镛已是第29代人了。刘镛的祖父、父亲、伯父、叔父都是镇上丝行里的雇工,家境十分贫寒。刘墉在15岁的时候,也沿着祖辈走过的老路,到一家绵绸店当学徒。 那时当学徒什么杂活都得干,寒冬腊月老板叫他到冰冻了的河里去洗鱼洗菜,他的手已经冻得皲裂,鲜血顺着菜叶流到河里,又怕被老板见到呵斥,出入均不敢出声。他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天也只能挣十文制钱。后来其叔父介绍他到镇上一家叫谈德昌的丝行打工,一年下来也只能赚10元银元,这样全家已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挺好的收入了。在谈德昌丝行四年,刘镛悟出了经营的门道,关键是要与上海来的洋人打交道,只要有资金以低价从农民那里收上来丝,转手到洋行里即可卖大价钱,一进一出,可以赚得很“火”。19世纪中期,真是个老天爷“挑”南浔人发财的时代,欧洲人尤其是法国妇女特别喜欢中国的丝织品,而南浔的“辑里丝”又是中国丝之最,极为抢手。南浔家家户户植桑养蚕,有的是货源,而且又有运河运输上的便利,只要从南浔到上海一路上不出问题,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番国正通商,繁华富丽苏杭(温丰《南浔丝市行》)”说的正是这种黄金行当。 四年后,刘镛决心亲自闯一闯。他辞了谈德昌丝行的差事,东借西借凑了200元银元,与同乡邢赓星(后来成为南浔“八牛”之首)、张聿屏一起,合伙办起了一家小丝号,那年他才20岁,七年后开始闯上海,生意越做越大。当他在认识了洋行买办、安徽人唐漾荷后,直接与洋行挂上了钩,摆脱了中间人的盘剥,生意才渐渐做稳了。 但是通向“大象”之路绝非一帆风顺。有一年他与同乡结伴去上海,中途得知太平军已打到了浙江,上海城已被起义军占领,伙伴们闻之纷纷往回跑,而刘镛放心不下城里的生意,因为货早已交了而钱还未结账,于是一个人单独前往,结果被起义军扣押, “兵刃环列,审问极严”,最后只得把他认识的一个广东商人“咬”出来,声称是为太平军办货的,才得以解脱。 刘镛36岁那年3月,合伙人邢赓星不幸去世,他心里非常难过。4月间,他带了伙计携巨款到乡下收丝, “夜行阴风凄凄,磷火纷流,舟如鹄退,乃停桡。”他刚刚合上眼,准备在船上睡一会儿, “邢公入梦,愁颜相对,彷徨不去,惊而寤。”第二天早晨船出浦口,过蒋湾时,果真遇到了大劫——一群强盗冲进舱来,把刘镛按倒在地,“以戈击背,几殆”,所带钱款被抢劫一空。可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并不是随口说说的。 当时南浔镇上做“缉里私”生意的商号有几百家,为什么刘镛能成“四象”之首呢?据刘镛的孙子刘承桐先生说,这源于刘镛的忠厚——有一年一家洋行的人从上海来镇上办货,临走不慎把钱包落在刘家的丝号里了。刘镛见钱包里有巨款,急人所急,赶紧设法找到了失主,在那洋人离开南浔之前找到了他,归还了钱包。洋人非常感动,认为此人可靠,从此专门和他做生意,向他提供贷款,把生意做大,并鼓励他走出南浔,把丝号开到上海去……诚信有好报,这成为了他发家的重要帮助力量。 关于南浔刘家的飞速崛起,笔者曾请教于刘镛的曾孙(即刘承干之子、刘锦藻之孙)、著名昆曲专家、书法家,现年95岁的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刘诉万先生:你们刘家生意做得这么“火”,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技术”上有什么诀窍吗?老人家想了一想对我说: “依我现在看来,我曾祖父的办法大概有三条:第一是官府里要有人;第二是要与洋人打交道;第三是后代要读点书。这读书一条很重要,后代不读书事业就没有后劲,而要做到官府里有人和能与洋人打交道,都必须读点书…” 关于“官府里要有人”一条,自是头等重要,因为晚清时代许多事情都需要“钦定”的,比如最早的民办纱厂、民办机磨面粉厂、民办盐场,都必须得到官府的“恩准”,官府里没有人自然就拿不到执照。1862年清廷基本平定太平天国之后,由曾国藩出面招商运盐时,刘镛得以用“附股”的形式加入盐业这一大利行当,此后成为淮盐大甲,这不能说与其捐官没有关系。他在1865年开始投资典当业,也是官府的徐寅阶部郎在震泽开办恒义典时,招他入股,继而一发不可收的,最后蔚为大观,共开办了29家典当。1873年,直隶(河北省)大荒,时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刘镛及时地为灾民赈助棉衣,李鸿章奖励他一块“义推任恤”匾额,这更在高级首长的脑海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与此同时,刘老太爷又积极鼓励儿子们走读书做官之路,只是待其子刘锦藻考中进士时,清廷的败相已暴露无遗,而江浙一带的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所以刘锦藻没当几年京官,在其父1899年去世之后,就回乡“在商言商”了。然而他在人事关系上已做好了足够的铺垫,因他与南通状元张謇是甲午同年(同年考中进士),遂结为至交。张謇大办实业时,刘锦藻积极跟进,往上疏通的事由张窨负责,具体操办要出钱时,就主要由刘锦藻担当,所以办大达轮埠公司、大达房地产公司、在海边围海造田办垦牧公司,他们都是“粘”在一起的。用刘锦藻的孙子刘沂万先生的话说,即大凡苏北一带的刘家事业,无不与张謇有关系。以至于刘家老太爷刘镛去世时,其墓志铭也是张謇写的,可见“官府里要有人”一条,是始终不敢简慢的。 刘锦藻:“保路”先锋亦商亦文 刘镛有四个儿子: 老大刘安澜是个读书种子,16岁中秀才,然后继续用功。可惜他命运不佳,1885年去杭州温课迎考时,天大热,不幸中暑丢了性命,年仅29岁。 老二刘锦藻,读书、实业两不误,是民国年间浙江著名的实业家。 老三刘梯青除了在上海经营房地产外,20年代又回师浙江,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收藏家。他的“小方壶斋”占据了西湖边上最好的一段“风水”,就是现在湖滨路君悦大饭店所在的位置。 老四刘湖涵也是经营房地产的好手,在上海北京东路拥有大片房地产,解放后公私合营时,他一年可以拿到16万定息,在房地产业评估登记中名列榜首,很能说明他的实力。 刘家四兄弟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办实业,最有成就的要推老二刘锦藻。 刘锦藻字澄如,谱名安江,号橙墅,晚号坚匏童,是刘家第二代实业家中的代表人物。他少而聪颖,蓄志励学。其父发了财之后,有了钱但无名,深以刘家历代无功名为憾,于是极力鼓励儿子们走科举之路。大儿子不幸去世后,二儿子继续奋斗,终成一代饱学之士。刘锦藻1888年乡试中举,又于1894年,与南通张謇同榜登甲午科进士,此后几年中还被清廷留任京官,担任过工部主事、行走、郎中类的小官,曾受命去直隶(河北)劝募赈灾款项,后来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寝陵崇陵的工程处监修,工程完成后,御赐“令裕衍蔓”匾额一块。1899年其父刘镛去世,他回南浔奔丧,从此不再北返,挑起了家族事业的重担。 刘锦藻继承家业已在甲午战争之后。时代潮流的影响,使他的眼光较之其父更为远阔,不仅继续家传的生丝、盐业、典当生意,而且积极投资近代工业,在武汉、长沙、杭州、南京、南通、湖州等地投资船运、电力、金融、铁路、茶业等实业。随着刘锦藻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20世纪初民族斗争的浪潮,又把他推向了政治舞台的前沿。 早在1898年,英国驻华公使曾向清政府提出,由英商承建沪杭甬等五条铁路的要求,清廷屈服于英方的压力,由全国铁路总公司总办盛宣怀出面,与英商怡和洋行及汇丰银行签订了《苏杭甬
天津蓝天 天津文物 北京诚轩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蓝天2010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1-3日在天津金皇大酒店举行。以中国书画和瓷器、玉器、工艺品两个专场推出。 中国书画专场以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打。张大千《蕉荫仕女》、黄宾虹山水作品《溪山樵路
论跨世纪台湾图像诠释的意义及其脉络-从现代诗创作抽样检视台湾图像的变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意识   台湾图像   超台湾   区域文化  
描述: 台湾现代诗文化成为当代世界华人社会最杰出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因素就是对始终未曾中断的中华文化的传承。本文试图从台湾现代诗整体概观(抽样)呈现当代意义的角度,诠释台湾图像;同时,从其诠释的台湾图像反证它的当代意义。,另外,就跨世纪以来,现代诗多媒体化创作趋势的发展、不同世代诗人的创作现状,汇聚杂陈呈现的图像意义作初步解析。 关键词:台湾图像:超台湾;台湾意识;区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 2010) 4-0072_08 自古以来,中国国土宽广,各区域由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殊异,形成不同质态的地方文化,例如有所谓“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闽台文化”……等;各区域文化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①。本文提到“台湾图像”,也就是“闽台文化”的呈现,包含了历史上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存在过的当时民众的生活风貌、文化内涵及社会动态。本文的题旨,在于透过各年代台湾现代诗作品(抽样)反映该阶段的“文化特征”,呈现当时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生活风貌、文化内涵及社会动态。河洛中原文化是台湾历史、文化的渊源 日据时代,台湾人的传统汉诗社,最多曾经达到三百多家,主要目的就是要抗拒日本的殖民统治,延续中国汉族文化;台湾汉族社群流行的河洛话,正是传承自夏商周时期中原河洛地区的语言,是正统的中原文化。中国的传统诗歌,必须用河洛话朗诵,才能生动、动听,北京话(普通话或国语)反而无此魅力。 事实上,一般人都误以为传统汉诗已经没落。但有数据显示,直到千禧年之前,台湾传统诗社的数量,独步全球②。他们的成员包括各行各业,分布各地,活动频繁,只是缺少媒体的传播。当今的现代诗社团与之相比,则要膛乎其后。 这里必须强调,传统汉诗在台湾能够活跃如昔,只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获得传承的证明之一而已。 清王朝统治台湾共212年,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个阶段,正是台湾从蛮荒后期(当时,台湾的幅员尚有九成五未开发)到文明开化的演化阶段。台湾的人口,从清朝统治初期的90多万人,到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时(1895年)已经达到255万人。当时的人口结构,据日本政府调查,福建人占83.7%,广东人占15.60/00。固然很多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是单身汉,和原住民结婚很多,但是,生活传承的文化仍然是汉族文化。台湾在一种由移民化社会转为土著化社会的本土化过程中,其人文要素具有海洋性格、重商的特性。 十九世纪中叶,汉族的移民随着官制组织的建立、行郊以及公共事务、宗族组织与聚落的形成、寺庙与祭祀圈的形成,逐渐建立了传统的汉人社会④。在郑成功时代,陈永华建孔庙,兴学校,开启文运,发扬儒学,传承中华文化于台湾;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工商发达,不但公私立书院林立,义学、社学遍布城乡,民间科举鼎盛,科举造就很多台湾传统文学作家、民间文学发展,传统诗社林立⑤;十九世纪末叶,由官方与传教士引进西式教育⑥;民间教育、艺术,包括南管、北管等音乐,也都由大陆传人,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深入民间信仰,在台湾居民的生活中,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到文教生活、休闲娱乐,都已经建构为典型的传统中国文治社会。 1895年,中国清朝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时,移民台湾的汉族及其中华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台湾的民众遭遇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转折。 台湾新文学的发轫 中国人有安土重迁的习惯,二、三百年间陆续自大陆移民来台湾的汉族,已经从移民化社会转化为土著化社会,完成本土化的过程。进入20世纪前的台湾,是台湾从成长到成熟为中国传统文治社会的历程,这也就是日本占领台湾后,始终遭逢激烈抗争的原因。 台湾的武装抗日一直到1915年西来庵事件才告结束。1920年后,改为政治、社会运动的抗争;以近代意识形态结合的政党或团体对抗统治者,自“台湾文化协会”开始,发行《台湾青年》,三十年代后,强调要以台湾社会、人物作为文学主题,这种文化动因,促成标榜“台湾意识”的台湾文化主体性的形成。 台湾的本土诗人,从1920年代,呼应当时的政治文化运动,以及和当时世界脉动接轨,像杨炽昌引进超现实主义,创立“风车诗社”,就是一个显例,印证当时台湾的文化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台湾青年》、《台湾新民报》,各种民间创办的文艺杂志,蓬勃发展,许多作家诗人出类拔萃,例如赖和、吴新荣、杨逵、张文环、叶荣钟等等⑦,加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威尔逊总统发表“十四点”,尤其是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经过求学于大陆的张我军大力推动,引发当时台湾的文学革命,那种风起云涌正显示当时的一种“台湾图像”。 二、三十年代台湾的政治运动特色是,思想多元,包罗万象,受当时世界思潮的影响;当时抗日的知识分子社团的共识是:“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这是因为台湾被祖国割让给日本,成为异国的殖民地。当时的台湾知识分子思索着为台湾文化定位,这种“当家做主”的思维,促成标榜“台湾意识”的台湾文化主体性,这种意识形态当时充斥于文学、美术、音乐、雕刻等文化作品⑧。 这种台湾图像表明,当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知识分子,其思想正在经历一种现代化蜕变。 因此,当时的诗人所写的作品,语言和词汇已经相当现代,表达的思维相当前卫,那时,张我军在《台湾民报》转载各种题材的大陆著名作家的作品,推动五四白话文运动(同时也有人推动“台语文学”运动)。吴新荣(1907 -1967)的诗作《农民之歌》发表于1936年7月《台湾新青年》,表达的是台湾历代的移民,形成多族群的历史传承,尤其是来自大陆东南福建广东的汉人农民的垦植、坚毅精神。杨华(1906-)的诗作《女工悲曲》则反映日本殖民台湾时,榨取台湾人血汗的悲哀,他因为违反“治安维持法”,在被监禁期间所写的诗集《黑潮集》,对殖民主义者提出强烈批判。而出身于1921年的陈秀喜,在后来的诗歌作品《我的笔》中将女性的脸孔化成一种隐喻,深沉表达对殖民者的抗议。 当然,本文开头提到,当时民间流行组织汉诗社曾经达到三百多家,那种盛况反映了另一批崇尚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图像。 中华传统文化的维护者 1949年对当代中国历史是一个重要分水岭。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不久却发生“二·二八事件”。1949年,国共内战后,国民党政府迁徙到台湾。两百万的新移民给台湾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变量。然而,台湾从光复后,政府积极推动“国语政策”,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政策,努力普及国民义务教育,配合执政的整体改革行动,稳定台湾政局,发展经济,提升全民生活,而在文化版图上,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在台湾生根,随着五、六十年代的耕耘,编织出一幅台湾民生小康的图像。 从1949年政府就开始推动所谓《战斗文艺》,这种政治性的文艺政策雷厉风行的结果,就是产生反弹,1953年前后,“现代诗季刊”(纪弦创立)、“蓝星诗社”(覃子豪创立)及张默、洛夫、痖弦同时创立“创世纪”诗社,当时,这些诗刊的主编,缩衣节食,甚至典当自家财物,维系刊物的生命,开创了台湾现代诗的新版图。 五、六十年代,这些诗刊园地,为当时处在经济、社会结构的中低层,为许多学生、军人、教师和公务员,提供了创作的园地和心灵的窗口,他们的诗作吐露了个人的色彩和自主性。当时所谓“台湾奇迹”刚开始起步,物质环境逐渐丰饶,通俗文化蓬勃发达,这时,这批诗创作者,不愿意随波逐流于庸俗商业化的产物,获得开展精神境界的文学创作园地,对那个时代台湾高层次文化的提升,赋予特别的意义。 那个时代诗人的奋斗,写下了当时的台湾文化图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个图像反映的是:导因于五十年代对充斥文坛的反共八股文学的一种抵制,使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对恐怖、低压、窒闷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投影,以规避社会现实的方式,耽溺于艺术的象牙塔内,呈现一种五、六十年代台湾特殊的图像。 相对地,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下,知名诗人创作的作品塑造了一种深入探索人类处境的独特语言,对后来诗人产生悠远的影响,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呈现诗坛的当代意义。 当然,从日据时代就开始写作的本土文学家,因为失语的关系,反而就此搁置写作。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接收才满一年,执政当局就宣布全面禁用日文,铸成一般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成为“失语的一代”。并且因为政局恶化,主政者采取白色恐怖政策,本土文化的某些特色被解释为日本殖民统治的余毒
从消费,收藏到投资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湖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艺术品市场已粗具规模。20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开始出现职业古董艺术品投资人和经纪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都有一批古董商和收藏家有意无意地进行艺术品投资
山河(15)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明将军甫一出场,先声夺人,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第15章 军旅情怀 明将军一身戎装,金盔遮面,金甲护身,外罩大红色战袍,他没带兵器,身后只跟着五名随从,但看他龙行虎步,气势迫人,神威凛凛之态,浑如带兵百万。 众人一并起身相迎。明将军在楼梯口略略停步,利剑般的目光扫视全场,刹那间每个人都觉得他正望向自己,皆慌忙垂下视线,不敢与之对视,更无人敢开口说一句话。 许惊弦虽然心理上有过无数准备,仍是觉得脑中一眩。这是林青死后他第一次见到明将军,滔天的恨意涌上心头,强行压抑住拔剑刺向仇敌的冲动,勉强挪开目光望向他身后,忽然一怔。除去刘知府之外,随同明将军一并进入狮子楼的另有五人,两名铁甲卫士左右贴身相护,另三人中第一人亦是披盔带甲,面容英挺,年约二十八九,应该是军中副帅马文绍,第二个人身着便装,满面虬髯,神态笃定,正是将军府大拇指凭天行。 在涪陵城江边,许惊弦曾听龙判官言辞确凿说凭天行身中丁先生绝命一掌,所以才放他回京复命,以惑明将军。本以为凭天行绝无幸理,有感于他义薄云天,行事豪放,内心不无惋惜之意。想不到在狮子楼竟又看见了他,着实替他欢喜。不过凭天行承担着护卫之责,警觉的目光只留意于梁柱楼角等有可能藏敌之处,并未注意到他。 跟在明将军身后的第三人身材瘦小,穿一身及地的灰色长袍,从头至脚遮得严严实实,双手都不外露,袍顶帽檐低垂,将面容隐在阴影之中,连是男是女都瞧不清楚。同行者中,明将军气贯全场,马文绍刻意低调,凭天行谨慎细致,这最后一人却是全身上下透着一种神秘感。 明将军一行来到席间,却并不立即就座。明将军挥手止住刘知府的客套言语,金盔下射出一道冷厉的目光,令人不敢逼视。 出乎意料地,首先开口的不是明将军,而是那身穿灰袍的神秘人。“左首第三席黑衣劲装者神情紧绷,随时欲战,疑为刺客;左首第六席第二位青衣人与右首第四席长须老者相互对视,交换眼神,意义不明,疑为奸细:右首第二席白衣少年眼神犀利,神情愤然,似有仇怨:右首第五席黑脸大汉面露轻屑,似有不满之意:另外右首第四席第一人、第六席第四人、左首第二席那位白袍剑客与第五席儒装长者行礼时略显迟疑,应为持不同政见者……”中性的声音不高不低,平正无奇,既无起伏,亦无情绪,犹如在宣读文书,但话里的内容却令人闻之变色。 “锵”一声响,左首第三席那位被指认为刺客的黑衣劲装者慌忙拔剑,但凭天行早已身随意动,神不知鬼不觉地闪到他身后,不等宝剑出鞘,右手大拇指已按在他的颈后,黑衣人当即软倒在地,满脸犹是震惊之色。 左首第六席的青衣人仓皇起身,往窗边掠去,但才踏出两步,马文绍已手按剑柄,拦住他的去路。青衣人面色大变,弃剑于地:“将军饶命。” 右首第四席长须老者破口大骂道:“无胆鼠辈,我司马豫耻于与你同谋。”他纵身跃起,一掌便朝那投降的青衣人劈去。 明将军蓦然出手,右臂在空中挥毫泼墨般轻轻一扫,霎时楼上每个人皆有一种坠入龙卷风眼之中的可怕感觉,明明自身并无异样,却觉得周围劲气横溢,危险丛生,唯有静立原地方可保无虞。 那长须老者掌至中途,忽觉一道沉雄巨力袭来,劲力浑圆,沛莫能御,心知已无法杀死叛徒,猛然回掌往自己胸前拍去。他不甘被擒受辱,决意自杀成仁,这一掌尽施全力。 明将军右臂轻扬,长须老者的手掌如被一条看不见的丝线牵引,身不由己地荡开,愕然长叹:“好一个明将军,好一个流转神功。” 刘知府脸色大变,怒喝道:“司马豫,原来你竟是泰亲王派来的奸细!”这长须老者名唤司马豫,乃是成都天济会的长老,而那投降的青衣人孟仕周则是商界大豪齐诚的门客,皆已被泰亲王暗中收买,若非那灰袍人眼光精准,任谁也想不到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人竟暗通款曲。 明将军淡然道:“蝼蚁尚且惜生。为了一个泰亲王,司马兄又何必自残身体?”转而吩咐凭天行:“拿下” 司马豫仰天大笑,眼望明将军:“老夫今日认栽了,且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说话间猛一咬牙,嘴角已流出了一丝黑血,原来他早已在口中暗藏毒丸,明将军武功虽强,却也无法阻止他服毒自尽。 凭天行微微一怔,立刻返身冲至孟仕周的面前,伸手捏住他的下颌,轻轻一拧,孟仕周一声惨叫,满口牙齿尽落,纵想服毒亦有心无力。 顷刻间变生不测,三名奸细或投降或被擒或自尽,诸人都惊呆了,个个噤若寒蝉,暗自警醒,被灰袍人点名的其余几人虽无异动,却皆是惴惴不安,那商界大豪齐诚见自己手下出了奸细,更是吓得双腿发软,抖若筛糠。众人久闻天下第一高手之名,却直到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其威势,先不论明将军霸道无双的流转神功,只看凭天行敏捷的身手与那灰袍人巨细无遗的观察,便可知将军府的实力是如何的深不可测。 许惊弦亦震惊于场中巨变,突然感应到周围数十道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才醒悟到那灰袍人口中所说“右首第二席的白衣少年”正是自己,心头大惊,几乎就要伸手去拔显锋剑…… 凭天行面现惊喜,欣然道.“这不是吴言吴少侠么?” 许惊弦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含笑抱拳:“凭兄好。”方才幸好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死而复生”的凭天行身上,若不然乍听到灰袍人点出自己“神情愤然、似有仇怨”之语,恐怕立刻就会心神失守,无论逃离险境或是拼死刺杀明将军,都只会落得与司马豫、孟仕周等人一般下场。 凭天行上前两步扶住许惊弦,哈哈大笑:“且莫多礼,我欠着小兄弟一条性命哩。”回头对明将军道“将军,这位便是我曾对你提过的吴言吴少侠。” 陈长江亦趁机见过明将军:“吴少侠对卑职亦有救命之恩,卑职看他身手不凡,力劝他加入军中求职,还请将军给他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 明将军目光锁定许惊弦,沉声道:“吴少侠救了天行与长江,明某足感盛情。些许小事,自当成全。”刹那间他已从那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变为豪情重义的武林宗师,话语中似还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欣赏。 许惊弦不敢与明将军多照面,低头谢过,犹觉心头怦怦乱跳。身边众人原以为他在劫难逃,不料忽受明将军如此重视,轻视的目光登时皆化为羡慕。 刘知府一脸惶恐:“请将军治我失察之罪。” 明将军大手一挥:“成都乃是西南重镇,龙蛇混杂,刘知府偶有疏忽亦情有可原。今日只论战事,除了泰亲王的奸细外,其余人等无论对朝政有何异议,或是对我明宗越有何私人恩怨,皆不追究。”又转头命令马文绍道,“擒下的两名奸细就交给马将军审问,力求将泰亲王安插在成都的奸细一网打尽。”马文绍恭身领命,命人将孟仕周与那黑衣刺客押回军中。 明将军望着地上死去的司马豫,长叹一声:“此人虽助叛党作乱,却也是条响当当的汉子,把他的尸体交还家人安葬,就说是误服毒物而死,不可牵连无辜。但要暗中严密盘查其手下,一旦发现任何人有通敌之行为,严惩不贷。”刘知府连连点头,又唤人抬下司马豫的尸身。 明将军甫一出场,先声夺人,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直到听他说出这番通情晓理的话,诸人才暗舒了一口气,又见他奖惩分明,并不牵连无辜,将事务分派得井然有序,更是既敬且佩。 刘知府手捧茶杯道:“我知明将军在军中严禁饮酒,故今日席间不设酒水,且奉清茶一杯,替将军接风洗尘。”众人笑着一并举杯。 明将军一笑:“明某借花献佛,先敬诸位一杯。”众人连称不敢,一齐饮了杯中茶,分宾主就座。方才剑拔弩张,此刻总算有了些宴会的气氛。 明将军解去战袍,脱下头盔,露出他那一头乌黑的长发、粲亮如星的双眸、不怒自威的面容,端然正坐。许惊弦偷望一眼明将军,算来他年纪已是五十有四,但比起四年前的模样不但未见苍老,反倒眸明颊削,面色红润,更增添了一丝虎虎生气,或许是这一场战事令他重振雄心。 刘知府正要命人传上菜肴,明将军摆手道:“今日之宴为国事而开。泰亲王余孽联合乌槎国在南疆造反,川南、滇、贵数地沦陷,局势一片混乱。明某奉君命率军平乱,初来乍到尚不明朗军情,就先听听诸位的高见吧。” 一时满座皆静,谁也不敢先开口。刘知府望向金刀堂主左皓荚,悄悄使个眼色。左皓英无奈之下,只好起身抱拳:“泰亲王与乌槎国虽联合
中国书画升值加速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湖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最近一两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掀起了—股中国书画交易热潮。据有关机构统计,2010年上半年,中国拍卖市场上书画成交总额达104.91亿元人民币,占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的52%以上。其中有4件书画作品成交价超过亿元。它们是: 黄庭坚《砥柱铭》书法手卷,成交价:4.368亿元; 王蒙《秋山萧寺图》绘画立轴,成交价:1.36亿元; 钱维城《雁荡图》绘画手卷,成交价:1.29亿元; 张大干《爱痕湖》泼彩画,成交价:1.008亿元。 具有独特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中国书画,面对中国经济起飞、国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历史机遇,正呈现逐渐升值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中国书画精品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投资前景的艺术资产之一。 其实,中国书画自古就十分值钱。历代皇帝及官贾都把书画精品视为重要资产,坊间百姓也以拥有名家字画为骄傲,甚至作为世代珍藏的传家宝。只是由于晚清政府衰败和外敌入侵,国家长期战乱,造成我国古董艺术品贬值和外流;新中国成立后又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否定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才使中国书画的人文和经济价值处于历史低谷。改革开放后,中国书画的价值又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书画价值开始回归.那么现在则属于加速升值阶段。 中国书画一纸值万金,绝非空言。因为,中国书画是数千年来中国艺术的代表,她以独特的艺术体系和文化底蕴与西方绘画艺术并肩而立。西方绘画强调光、色、面的外在表现,中国书画则重形、神、线的内在描写。两者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人类绘画艺术的珍贵财富。 由于绘画作品可真实地反映各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活和思想,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绘画作为视觉艺术品可以轻易地超越国界,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世界各地博物馆,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投资收藏品项目。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名画家作品,如凡高、毕加索等人的作品价格动辄都达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相反,与他们同时期的中国画大师作品价格仅为十分之一左右。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增加,以及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增加,中国书画价值增长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学问博大精深,投资收藏中国古代书画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雄厚的财力,对大多数人而言,恐怕只适合收藏投资现当代的书画作品——这也仍然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 关于中国书画的特点: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书画有不少独特的地方。其一,用笔不同。中国书画使用毛笔,书画家利用毛笔的特性,以中锋、侧锋、顺锋、逆锋、旋转等不同笔法,可造就千变万化的笔触轨迹,描绘出各式各样丰富形象和质感效果;同时,毛笔含水的干湿和用色的浓淡,又可产生出各种奇妙的效果。其二,中国画运用的透视方法不同。中国画用散点透视(或称移动视点)构图法,能够打破特定时空的束缚,使创作更具灵活性。其三,中国书画使用中国独有的宣纸,色墨笔触在纸上可产生特殊的效果,往往具有不可修改性,使作品很难被完全模仿或复制。 关于书画作品价值的比较:一般来讲,同一人的书画作品,或历史上同一时期的书画作品,绘画要高于书法。因为绘画的技法难度一般要比书法大,工艺更为复杂,也更为普通收藏者喜爱,这就决定了其价值高于书法作品。 关于书画作品形式、内容比较:一般同一作者的书法作品中,以草书的价格最高,其次为行书,再次为楷书;同一作者的绘画作品则以山水为上品,人物次之,花鸟虫鱼又次之。 关于款识。书画作品的落款分为上款与下款,上款是接受字画方的字号、称渭,下款是作者名字和创作时间、地点,也有附带写上作者年龄、籍贯的。一般来讲,书画作品题字越多越好,一行字称为“一炷香”,名人的题跋更能提高作品价值。另外,书画著录、收藏、印鉴等,对提高作品本身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 初涉书画收藏者,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第一,选择自己喜爱或能理解的作品。中国书画作品有多种不同风格和不同表现手法,投资收藏者目标要相对集中,切忌撒网过大,最好选择自己喜爱或能理解其风格的作品。这样,即使以后作品升值不多,也没有什么遗憾—一因为我们已经获得了必要的艺术享受,消费了收藏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收藏要由近及远。由近及远有两重意思。一是在空间上从身边的书画作品开始。即从自己所在的城市中寻找值得收藏的书画家作品,较之容易收藏到真品。如果能够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结识本地的书画家,交上朋友,就比较容易收到好作品。但要特别注意: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在本地一般要高于外地,因他们在本地的知名度要高于外地;而且,直接在书画家手中买作品往往比在市场上买要贵,因书画家出于多种原因,自己报的价格比市场普遍认可的价格要高一些。二是在时间上从当代书画作品开始。一般来讲,书画家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几个层次,最好从收藏现当代书画家的作品起步,这样比较容易保真,而且往往投入的资金也不太多,等到熟悉一些现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后,再通过师承关系或流派传承线索上溯一些近代的书画家,最后再收藏古代的书画作品。 第三,一定要选择名家的精品。收藏投资书画作品,同样要“追名求精”,尤其是现当代书画家成千上万,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收藏投资者不仅要选择名家,还要选择名家作品中的精品,才能保证自己的投资能够有较高的回报。如果投资者不注意选择名家,或者只要是名家的东西就收藏,什么都往篮子里装,那么,再多的资金也不够用,甚至可能买回一堆艺术垃圾。而历史和市场却会大浪淘沙,真正具有艺术创新、具有较高艺术难度的精品才会有较大的增值,而大量一般艺术产品则不一定能增值。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有较大知名度的书画家往往也是在市场较量中产生的,比较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例如,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我国曾涌现出大批书画家,当时比较出名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溥儒、高剑父等人,他们的作品目前仍然是市场上的畅销品。 第四,从低价位开始。收藏投资书画作品需要比较广博的学识修养,知识和经验都有—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刚入此道时不宜大吃大进,以免万一走眼,损失渗重而伤元气。可以利用书画作品一般“按尺论价“的特性,从低价位开始收些小幅作品,这样即使买错一两次损失也不大,而一旦买对了收益就相当可观。因为,作品高下往往不在于幅面的大小,小幅精品甚至更受市场青睐。如前些年,齐白石画的一只苍蝇不足一平方尺,竟然拍到19万元。 收藏投资低价位的书画作品,要善于发现艺术界的“潜力股”,在了解某一书画家艺术前景的基础上,一旦遇到他们高质价低的书画佳作,应当机立断,大量收藏,这样的藏品今后有可能大幅增值。 广东有一位收藏投资家,10多年前就专门低价收藏一些刚露头角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对某一画家的作品收到一两百幅时就举办专场展览,并印制画册进行推广,使该画家的作品大幅升值。近年来,经他收藏、包装和推广的画家知名度都大大提高,画价也节节攀升,他因此获得很高的经济回报。 书画艺术品投资的最大风险是购买赝品,而市场上仿作极多,可谓无孔不入。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一些造假贩子已集团化,并运用了高科技手段。例如,在境外就有专门制造傅抱石伪作的集团,组织挑选一批行家里手摹制、装裱傅抱石伪作,各环节有专人负责,有人专门摹制旧画,有人专门负责摹款和题跋,有人专门制作印鉴,有人负责把纸张染色作旧,还有人负责装裱;制作好后,想方设法在大型展览中露面,然后上正规的书画出版物骗取藏家信任,最后再送国内外拍卖行拍卖,赚取超额的利润。目前组织者已成了亿万富翁。 南京一位房地产商,近几年来,花几百万资金从香港等地购入了数十幅署名为傅抱石的作品,其中,有的作品还上过某拍卖行拍卖图录封面,竟无一例外都是伪作。 因此,投资购买书画作品也必须时刻警惕赝品,决不能掉以轻心。 责任编辑/钟诚
无锡钱氏:千年望族 文成武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书香之村。其中有位贡生钱邵霖,清朝道光年间在七房桥开办义庄,为本族子孙提供义务教育,接济生活困难的族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他的第一个玄孙出世,皇帝御赐他“五世同堂”的匾额。钱邵霖共有1 7名
危险的安全帽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0月16日主场3比O完胜汉诺威,前7轮创下俱乐部历史最差开局的德甲卫冕冠军止住两连败颓势。戈麦斯的压哨第3球,也让拜仁的净胜球从-3变成O,但场均1球的效率仍令人汗颜。即便比分看似无可挑剔
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精神寄托   传统   “粉丝”   石景山   敬畏  
描述: 本刊记者李肖含 赵易之的“抱雅斋”藏在京郊石景山某艺术区的一隅,空间不大,却也宽敞,正是他终日笔耕的所在。 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他“身体的延伸”,除了一扇门,其他的三面墙壁全部被他自己的书法作品给遮住了。这里是他的“藏经阁”,也是他的精神寄托。终日在此流连的,除了他的朋友、“粉丝”,还有那些慕名前来求字的顾客。 赵易之写字极用心,又极易动情。他常说,写字就像唱歌,讲究韵律,又如跳舞,讲究拍节,要有情感,方能有佳作。每次写字,他总是纵身其间,用心揣摩每一个字背后的意思,—下笔便全神贯注,须臾入定了,甚至旁边有人围观也全然不知。兴致起时,他还会以酒助兴,且饮且书,斗酒书百篇。 此刻,他正俯身写作的是他所钟爱的经典名篇-《前赤壁赋》。“苏轼真是太伟大了!”他说,“这短短的几百字传达出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啊!我这个人,没什么爱好,最喜思接千里,神交古人。” “士大夫”情结 赵易之祖籍浙江,出生于北京,按照族谱上的记载,他这一脉都是北宋皇室的后裔。宋室南迁以后,他的祖先从中原地区来到了浙江,最后定居在了绍兴。南宋灭亡以后,族人沦为平民,世居江南,以诗书传家。 清朝末年,他的曾祖父考中了功名进京做官,于是举家北迁来到了北京。祖父这一代仍是文官,曾在直隶(今河北省)涞水县做过一任知县,至今赵家在涞水县城仍有一处宅院。及至民国,国难日亟,自幼饱读诗书的父亲投笔从戎考进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后来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高级将领。 抗战时期,他的父亲曾任第十二战区的后勤部支部长,与当时的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私交颇深。抗战结束以后,第十二战区原建制地变成了“华北剿总”,他的父亲又担任“华北剿总”的后勤总监,仍在傅作义手下任职。 赵易之出生的时候,正值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当时已是国军中将军衔的父亲因难舍在大陆的亲人,放弃了全家飞台湾,随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因此得名“新元”,字“易之”。 家庭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家里藏书很多,四书五经、《朱子家训》之类的古籍,他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了,而藏书中一些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则是他初学书法时的教材。 家族里一些世代相袭的传统,也成为看不见的家训。“崇儒尚道,重德保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先贤们的古训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默记在心。 父亲虽是武将,但那时黄埔出身的军官大多文武兼修,学养深厚。赵易之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初习二王,后颜柳,再次赵孟頫、董其昌。他习字极用功,熟悉他的朋友说那时的他已经开始“日习千字,无一日不临池”。 年龄稍长,他又得王遐举、吴未淳等大家的点拨,书法水平日益精进。在所有入笔的文章中,他最喜欢写的是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短短的几百字,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更表现出中国传统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曾有人说他身上传统的士大夫情结太重了。他正色说:“我的这种情结与生俱来,如果离开幼时家庭里的传统滋养,我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天天刻蜡板练出来的底子” 赵易之常说,他有两个家乡,一北一南,一个是北京,一个是绍兴;有两种职业,一文一武,一个是书法家,另一个是军人。他出身旧中国的官宦之家,一降生却是在新中国;他自幼喜欢书法,却又机缘巧合地入了伍、参了军。这些事儿串起来,有些无奈,又有些宿命,颇堪玩味。 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赵易之说他小的时候一直都感觉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父亲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全家人整天担惊受怕、东躲西藏。”但幸运的是,每到关键的时刻,总会有人提前通知全家人出去躲一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因此,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家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1968年,上级第二次落实对国民党起义人员的政策,问他的父亲有什么要求。父亲说他当了一辈子的兵,没有其他的要求,只想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部队里去。 不久后,19岁的赵易之便如愿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与他同赴部队的还有卜几位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 在部队,他先是在新兵连里待了几个月,后来又进入连部做了文书,主要负责放电影、办墙报、刻蜡板之类的事情。这样的工作虽然无趣,但他却自得其乐:“办墙报,要看大量的书籍,刻蜡板不但可以练字,还能锻炼心性。” 几年前,他曾耗时数月创作完成了一幅大型书法作品 一将著名的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全文5000多字以正楷写在了一米多长的缎面上,见者无不惊叹。他则笑称,这全是当年在部队里当文书时天天刻蜡板练出来的底子。 初到部队那几年,“文革”仍在继续,军营里的生活相对封闭,虽然单调,却也踏实。在这里,没有人计较他的出身,他也不必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了。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部队图书室里居然还有不少的图书、字帖。“要知道,当时这类图书极其匮乏,即使是在新华书店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他说。 “文革”十年,很多人因此中断了学习,而赵易之却每天在部队图书室里读书、习字,如饮狂泉。“那十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浩劫,而对我来说却是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他说。 从1968年入伍到1991年从部队转业,他一共在部队里待了23年,除了中间到石家庄陆军学院读书的两年,他几乎一直是在部队的文化宣传部门工作的。“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年华,”他说,“我把它献给了部队,献给了书法。” 启功先生的忘年交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赵易之曾在北京与启功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并由此开始了与启功先生长达20多年的忘年之交。 “那时候我还在军队的文化寅传部门工作,部队的一个首长特别喜欢启功先生的书画作品,就经常带我到先生家里去,这样一来二去大家就熟悉了。” 后来,首长退休,渐渐去的少了,而赵易之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一有机会他便会带上些小礼物到启功先生家中请益,遂与先生成为忘年好友。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之初,生活物资还不丰富,部队里偶尔会供应些紧俏商品,赵易之总是先给启功先生留一些,之后再给家人留一些。 赵易之还常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给启功先生看,启功先生称赞他的书法功底好,虽师法占人,却又能融会贯通,“经之,营之,融成自家面貌。”启功先生对书法艺术要求苛刻人所共知,这句话已是相当高的评价。 那时候启功先生的工作很忙,日程安排也很紧张,但每次赵易之来访,他们一聊就是一个晚上。“有时候下午去拜访先生,天晚了先生还不放人。就吩咐家里的保姆炒上两个菜,随便吃点儿,继续聊。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桌上没有酒,就喝点儿茶,他不喝酒。” 与启功先生的这段忘年交,让赵易之一直觉得非常幸运。“先生是著名的前辈大师,和先生在一起,不但对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处处感受到先生的谦虚、淡泊,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赵易之回忆:“有时候我冬天去看他,看见他坐在椅子上,身上就只穿了一件用针缝的棉袄、一条睡裤,这就是我们‘国宝级’的大师呀!” “现在像这样的大师已经近乎绝迹了!”他感叹道,“如今的许多书法家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一幅字低于多少钱的润格就不写,太功利了!”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学书法先学做人,古往今来的许多大书法家几乎都是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的谦谦君子,如果一切都向钱看,那迟早会毁了自己,也毁了书法这门艺术。”对传统常怀敬畏之心 赵易之从小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长大后又曾在部队里当兵,他的字庄重大气、法度严谨。他常说自己在书法上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很多的时候与现代书画界的新式潮流格格不入。 “有一个时期,社会上特别流行一种速成的书法,教人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提高书法水平,这个我就不赞成。真正的书法还是要先从最基本的东西人手,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才能一步步有所提高,速成的东西是要不得的。” 他非常庆幸自己在小的时
< 1 2 3 ... 1033 1034 10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