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言志”到“缘情”——试论中国古典讲学“意”本体论的遮蔽与显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诗学本体论   诗缘情   “以意为主”  
描述: 、独辟蹊径的嗜癖。 一、“诗言志”对“意”的遮蔽 提起中国古代诗学的诸多观念,人们首先想到的,非“诗言志”莫属。“诗言志”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1],经朱自清先生拈出后,几成定论
从《新中国未来记》看梁启超由土向知识分子的转型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作为士大夫的一种优越感的表现。期望士大夫成为小说家,此心理是梁启超日后亲自创作白话小说的一个诱因。 1898年9月,粱启超东渡日本避难,创办《清议报》,第一册发表《译印政治小说序》一文,用1
以“礼”为导向的和谐政治册观——一种对孔子、荀子政治思想的审视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和谐  
描述: 通过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来达致整体和谐,另一条是君主通过个人修身来感在下位者,即通过上之“正”来对下之“正”进行引领及强化。同时为了使和谐状态有其现实保障,孔子在这两条路径之外又补充了“养民”和“刑政
达真和他的小说(评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民族文化   茶马古道   多元文化   康定   宗教信仰   各民族   创作   小说   康巴地区  
描述: 康巴汉子达真自幼生长于藏、汉、回等多民族文化交会的康定地区——一片高寒中富藏灵秀之山光水色,幽远中包孕宽容开放胸襟的奇幻之地。一生颇具传奇的外婆是藏族望族后裔,她对达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历经二十余年的读书、走访和孤独体验后,达真以一部《康巴》突然面世文坛,并引发批评界的普遍好评与争议。作者亲历真实生活体验和恪守文学尊严与虔诚的创作态度,在当今文坛以自我想象为中心的虚假编造或跟风模拟写作中,更显难能可贵。作品意欲展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变迁史、心灵史和包罗民族生活具象的创作雄心,又和一味沉溺于琐碎叙事而渐渐远离崇高的精神匮乏形成鲜明对照。小说从创作追求、文本构建、人物群像到文化内涵和思想境界,力求高标和宏伟气势,以深沉执著的担当和勇气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康巴地区近现代的百年生活画卷,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形神丰盈的人物形象,并以茶马古道各民族的商贸往来和杂处交融为着墨点,就民族与宗教问题带给读者诸多鲜活的思辨和启示。而充满康巴草原气息的原生态文本和底蕴厚重、格调壮丽多姿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叙事结构,交相辉映出小说集天、地、人和多元文化、无边大爱于一体的高远境界与史诗魅力。 《康巴》的成功推出,使读者对达真产生了初步印象和进一步期待。行将完稿的长篇《命定》可谓《康巴》的姊妹篇。作品以被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藏汉各民族团结一道共同抗日的故事为主题,历史性地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在中国这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中,这个民族共同体是命中注定的,立意深远。两部小说在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也有承接,但各有侧重。《康巴》重在展示清末“土改归流”时期权力日趋瓦解的最后一代土司家族的命运;《命定》则把叙事重心后移至历史上藏汉各民族的抗日战争生活。它们共同抒写了近现代康巴动荡岁月的峥嵘篇章。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极具民族特征的人物性格,随处张扬的文化品性,使两部作品均够得上好小说“好看”“耐看”的评价标准。如果说《康巴》中的个人恩怨、部族纷争尾随人事变迁而渐趋淡忘,最终升华为民族交流、融合的和谐吉祥荣光;《命定》则在藏汉各民族所共同承担的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使命下,托举起民族大爱的光辉旗帜,化解了人性中的仇恨和不平,并以宽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申人类的良知和道义。“和”是两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主题。《康巴》集中反映了历史上商贸交流和联姻促成的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不拿武器的商战,它所蕴含的魅力,超过了狰狞怒目、兵戎相见的战争,它在经商的背后隐含的是一条震撼人类灵魂的和平之路”。而《命定》中的战争是迫不得已的反抗,具有正义和反侵略精神,是人类争取自由和平的另一种途径和力量。 纪实散文《新康定情歌》可谓以上两部长篇的创作手记,通过它能更为清晰地理解“爱”与“和”在康定历史上的深远意义。这是一篇透视经典的当代变奏,是新一代康定人对故土产生世界经典情歌的深度剖析。作品通过一对暗含爱意的青年,以更为广阔的视野诠释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文化“碰撞”出《康定情歌》的两个至高境界,即生命的最高境界——爱;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手记中深入描述的康定被中国民族学的奠基人费孝通称为民族大走廊的中心,在这里你可以看见藏传的五大教派、天主教、伊斯兰教、中国内地的儒、释、道等林林总总的教派齐聚这片天空下,数百年间在这里友好相处,人们在这个多民族教会地区世世代代和谐相处。那么,如此祥和感人的多民族生活画卷和康巴文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反复强调了一个历史事实——伟大的茶马贸易。正是茶马古道的脚步声敲醒了历史上寂寞千年的大西南,而康定的锅庄犹如这条大动脉上的心脏,不停地传输着南来北往的新鲜血液。“从此,这片数千年来仅为神提供的巨大舞台上,开始有了人,开始有了广大‘凡夫俗子’们的生存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大西南历史上因‘马易茶’而起的一次人性的伟大解放。”“茶马古道的经典的开疆拓土式的伟大贸易,它串缀了沿途汉、藏、羌、回、纳西等二十七个民族的交流、融合,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以及经济、生活习俗,在这条条古道上大放异彩。”这一历史壮举在小说《康巴》中演绎得尤为具体生动。作品借郑云龙杀人后随背夫一路逃亡的惊险遭遇和尔金呷之子达瓦常年经商的驮队,重温了茶马古道的险峻、漫长、坎坷和从商的艰辛、危难。又以白阿佳的锅庄为缩影再现了康定商贸的繁盛和强大影响力。藏内藏外的客商、官宦、佣工云集于此,日复一日,货进货出,让康定锅庄成为茶马古道最亮丽的一道商业风景。茶马贸易的兴旺同时推动各民族人与人之间广泛接触和相互杂居。这种正常贸易交流促成的民族间的融合源自民间,并且是自发进行的。它建立在多年来双方的经济互惠和商业信誉以及由此生发的适应性友好关系上。康定的商业价值和良好民族氛围形成了其特有的多民族文化景观。各民族相互间的自主联姻更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而各个历史时期掌权者掀起的层层军事波澜,与康定祥和的宗教、文化氛围形成鲜明对照。正如小说尾声所领悟,“民族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友情第一,智慧第一’才是全人类寻找和谐的终极目标。”各民族必须学会在一个多样化文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生活,善于在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上与各种类型的学说、主义、理念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以文明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交流。 达真的小说有别于其他来自草原的作品。康定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达真创作的与众不同。初读小说,可能会与当前讲求快节奏、喜用短句的叙事习惯产生不适,从而觉得繁琐、冗长,但稍加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表达并非有意为之的选择,而是与康巴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相适应的。这种看似笨拙、质朴的叙事方式,符合康巴人对生活的理解。小说的人物、场景、语言等均是活生生扎根在康巴这块土地上,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而作者对这一切是熟悉到骨子里去的。数十年的生活积累和艰苦探索,使他把康巴的历史、文化浸入到人物灵魂中,又汩汩流淌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达真小说人物数量可观,涵盖了康巴地区方方面面、大小不等的角色。他们民族身份多样,宗教信仰各异,地位行业参差错杂。还有形态不同的文化习俗、成长背景和生活阅历以及生活追求等,共同作用于穿行在雪域山水间铸造康巴历史的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近现代康巴地区人像展览的百年“浮世绘”。我们很少在达真小说中看到那种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角色。康巴藏人对待生活的隐忍、随顺、淡定、乐观、宽大都使其小说有一种天生如此的色彩,是一种属于本地区的独有生活态度和个性表现,常会给人发自内心的感动。这个生活在三千多米高原上的民族,注定演绎着人类生存历史上最动人的故事,他们代表着人类用自己的意志、体能向生命的极限处冲击。《康巴》和《卡颇热》(《命定》节选)中男女之间的情爱描写没有扭捏作态和轻飘琐碎的缠绵呻吟,以及随风而逝的信誓旦旦,穿插其间的故事总涌动着一种敢爱敢做、干脆热烈的激情,甚至是一种为爱豁出去的、不计后果的本能追求,处处渗透着康巴情歌文化的神韵。 对于众多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达真小说的一大亮点。作者下了相当的功力对康巴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活场景,作了大量认真细致的观察与研究,所以写来逼真自如。康定的四季风情和“大杂烩”人文环境,康巴草原的辽阔美丽、雪山的壮观圣洁、眼花缭乱的锅庄弦子都会使人心驰神往。而对各种宗教场景的多层次摹写,更给小说涂染了神秘、瑰奇的色彩,让读者饱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信仰。《康巴》借米巴土千户(官名)儿子和炉霍土司女儿的百年姻缘,详尽描写了盛大隆重的藏族婚庆,形式上犹如贡嘎神山那么美。对于在茶马古道上疲于奔命的马帮,作者充满敬意,“在崇山峻岭中顽强延伸的古茶道上,无数次的生死之战使驮脚娃们亲如弟兄一样连在一起,如同牲口背上的脊椎,一环连着一环。”对于马的崇拜已成为藏文化的一部分,达瓦把骡马比为家族的衣食父母,说:“我一定要请泥匠在尔宅的院子里塑一群马的塑像,要后代一定记住他们。”“虔诚的祈祷声一遍遍地传人骡马的耳里,一头头骡马在江里昂起高昂的头颅,前蹄在水中如桨般划行,尾巴浮在水面,伴随着急促的鼻息声向西岸划去。”还有益珍阿妈“满脸笑出的皱纹像刚犁过的田地,均匀而慈祥。”老阿妈为了救活幼獐面带笑容走向死亡的一幕,带给达瓦空前的震撼。尔金呷“适应了与家乡的云彩、河谷、碉楼、玛尼堆甚至在太阳下和自己的影子交谈的习惯。”《卡颇热》中贡布为女人而“人杀刀”的传奇抢婚场面,强烈释放出康巴汉子的雄性能量和民族血性。这些雕塑般的生活场景和极富震撼力的表达,只能出自康巴人的生活和心理世界,绝不是通过简单想象可以获得的。来自民间的叙事立场,又使其作品对民问文化的理解要全面、深入得多。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作者在写文化中的人和人身上的文化,在文化中彰显民族的心灵史,人性和文化相得益彰。小说中对于宗教信仰的那种执著、痴迷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作者也绝不简单定论。倘若咀嚼一番如珍珠般点缀在小说中的民间俗语,比如“纠纷尾巴长了殃及子孙,牦牛尾巴长了春季伤膘”,“治理大部落心胸要宽广,驯骑烈马缰绳要粗长”,“天是大地的帐篷,家是男人女人的帐篷,女人是男人的帐篷”等等,定会让我们在本真和质朴的原生态文本中更靠近康巴人的心灵。这些沉淀在民间的信口表达,形象折射出康巴人的精神光芒。 责任编辑哈闻
从《诗》学到诗学}一论孔颖达诗学阐释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诗正义   文势   阐释学   疏不驳注  
描述: 孔颖达《毛诗正义》统一了南北经学,在唐代政治与多元文化格局下,重振了儒家经学的政教传统,发掘了《诗》文本深厚内蕴,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并加以创新和超越,完成了《诗》学到诗学的转变,展示了极其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建构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同时也表现了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和意识形态共存的二元结构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毛诗正义;阐释学;疏不驳注;文势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 (2010)10-0131-06 阐释学,也叫“解释学”或“诠释学”,其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肇始于对《圣经》的解释。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酝酿,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赫什、利科、艾柯等学者的努力,把阐释学作为一门哲学方法论、历史哲学上升到艺术哲学本体论的地位,完成了从古典阐释学向现代阐释学的蜕变,形成了一套具有缜密的知识结构、自成体系的学说。其研究的核心是读者(批评家)与作品的关系,其根本目的和意义就是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认知和创新。阐释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译介到中国以后,被广泛地运用到哲学、文学、美学、宗教、法律、艺术等领域,而今还有前声续响之势,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国内大批学者都在提议“创建中国阐释学”的话题,且国内多家学术刊物也在开辟专栏讨论这一重要学术问题。其实,中国古代有着很悠久地解经、注经、训诂传统,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季末,包蕴着深厚的阐释学思想。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的视野,在“创建中国解释学”话语理论框架之下.借鉴、吸收、比较西方的阐释学理论,把中国阐释经典的传统加以梳理、发掘、整合并付诸实践和系统化,建立中华民族独特的阐释学理论,从而来丰富世界的文学理论体系.那么,站在世界文论的舞台上,我们就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下面我们就唐初孔颖达编撰的《毛诗正义》为例,来检视中国的阐释学诗学问题。《毛诗正义》在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占据国家话语的中心地位,重振了经学传统合法性和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孔颖达从《诗》》文本出发,剥去前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对《诗》的阐释和接受加以创新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的阐释学方法,表现了极为丰富的诗学、阐释学思想。本文通过对孔颖达诗学阐释学思想的梳理与探讨,冀希能窥见中国阐释学思想之一斑,对建构中国阐释学、诗学有一定的启发,并乞方家教正。 一、由“疏不驳注”说起 “疏不驳注”是唐代经学阐释的一种标准和惯例,为了迎合政教的需要和科举教材的规范所采取的一种策略,也是编撰《毛诗正义》坚持的宗旨。“疏不驳注”的提出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唐代一统天下,太宗李世民为了巩固政权,统一思想,决定弘扬儒学,通过明经科来选拔人才,由于当时经学异学颇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本,必须选人来编一套全国统一考试的指定“教材”,以便于考生使用。据《旧唐书·儒字》记载:“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予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日《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并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令天下。就这样,在“疏不驳注”的政教宗旨下,孔颖达对《诗》的阐释,把汉魏以来的阐释观念进行梳理、整合、理解、厘定.兼收并蓄,熔旧铸新,形成一套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阐释思想体系,结束了古今、南北经学之争,使《诗》文本的传、注、笺、疏都有一个钦定的范本,经学呈现出大一统的局面。正如皮锡瑞指出:“夫汉帝称制临决,尚未定为全书;博士分门授徒,亦非止一定数;以经学论,未有统一若此之大且久矣。” 《毛诗正义》作为国家文化工程,对前人的注本,特别的魏晋以来的义疏竭泽而渔,对旧说披沙捡金,去粗取精,鉴别舍取,促进《诗经》南北经学的融合。但出于“疏不驳注”的政教宗旨,后人对孔颖达《毛诗正义》诟病颇多,自清代以来,对其口诛笔伐,喧议竟起。清代经学家皮锡瑞指出,“案著书之例,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孔冲远并疏毛郑,疏家例不破注,故遇有毛郑冲突之处,便成了‘两姑之间难为妇’。免强牵合打完场,那疏便不成片段了”.现当代的许多学者,已然沿袭这种观点,“唐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引申毛、郑两家的经学,成为当时标准经典。”亦有学者指出,“《五经正义》只坚守一注,在指定的注本上阐发经义,或者引用别家注释来作补充,但是从来不驳难本注,提倡‘疏不破注’”. 还有学者直接批评到,“唐人编写?《五经正义》(即‘疏’),以南学为主,兼采北学,带有总结性质。它守着一条。疏不破注’的规矩,因而无多新义。” 孔颖达编撰《毛诗正义》确实恪守“疏不驳注”的宗旨,然而并不意味着他专守一家之言,“其实唐人义疏之学,虽得失互见,而瑕不掩瑜,名宗一家,实采众说。固不无附会之弊,亦足破门户之习。”《毛诗正义》虽以隋代刘焯、刘炫的义疏、述义为底本,孔氏认为他们“作疏内特为殊绝”,奉为“翘楚”,但评判的标准又极为严格,又给以严厉的批评: 然焯、炫等负恃才气,轻鄙先达,同其所异,异其所同,或应略而反详,或宜详而更略,准其绳墨,差忒未免,勘其会同,时有颠踬。今则削其所烦,增其所简,唯意存于曲直,非有心于爱憎。 孔颖达不满于前代浮诞玄虚的学风,确定严谨踏实的学风,“唯意存于曲直,非有心于爱憎”。主张消除偏见,保持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诗》其实孔颖达在对《诗》的审美阐释过程中,无论是毛传、郑笺,还是刘焯的义疏、刘炫的述义,恰恰构成了他对《诗》阐释的“前理解”,阐释主体一旦与文本(《诗》相遇,碍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等历史语境,必然会产生误读(Misreading)、误解或过度阐释。那么,孔颖达在对《诗》的阐释时,实际上是按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述的,他的注疏即是一种创新性写作,因为孔氏对《诗》的注释或阐释并不是对《诗》原典的直接描述,而是把传、笺、疏等纳入到他的阐释思想的场域之中,这些“前理解”已经远离了文本原始意义。作为阐释主体的孔颖达只要通过文字、语言来对《诗》文本进行阐释,就不可能停留在原初意义上,必然会对前人的注解有所发挥和突破。正如伽达默尔指出:“本文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是暂时的,而且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疏必驳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孔颖达对《诗》的阐释中不可能做到对原义的追寻,他对《诗》的阐释过程中会不断地参进新义。此外,《诗》文本是历史性的,在经过传、笺、疏的转述道路中,形成一个阐释史,而孔颖达作为一个历史意识中的人,必然在历史性的“视域”中达到对前代历史视域的融合,《诗》的阐释才有意义,其阐释思想才能凸现出来。所以说,孔颖达的《毛诗正义》直接推动了《诗》的阐释史向前发展,一部《诗》的阐释史正是在理解、误解、过度阐释中向前延伸,也就形成历代《诗》的阐释和接受不同效果,形成了不同的效果史,形成了《诗》的阐释学和接受美学。 孔颖达对《诗)的阐释工作不但要符合官方政治的需要,还要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对毛传、郑笺的接受做作取舍,或重新阐释、或突破,从而达到一种折中、融合,形成自己的阐释思想体系。 二、阐释方法:文本视域下对传统《诗》学的超越 孔颖达对《诗》的阐释从文本出发,在《诗》文本的语境中来构建自己的阐释思想体系。在孔颖达看来,“阐释”既是他对具体经义和语境的理解,也是在前人视野基础之上,对《诗》的阐释做出的新突破。他的诗学阐释思想恰恰是通过阐释方法来实现的,具体说来,孔颖达以文势释《诗》、以经释经、以意象释《诗》构成了释《诗》的主要方法。 (一)以文势释《诗》 “势”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指某个事物内在的逻辑机理,潜在的能动状态,暗示着某种自然张力。当我们在处理事物时,通过观察势的思维特点,为我们解决事物提供一个良机和运作方式。“势”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渗透到哲学、政治、历史、文艺等各个方面,在中国文化领域一直延续和传承着。“文势”理论术语的出现是在魏晋以后,书法、绘画、文学等领域广泛运用。刘勰是把“文势”自觉运用到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第一人,其在《诠赋》中说:“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写送文势。”又在《定势》中云:“然渊乎文者,并总群势”、“若雅郑而共篇,则总一之势离。”刘勰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要撑握文章的内在逻辑,辞赋的创作要以“情”为本,“序”“乱”一体,头尾要有逻辑,统贯有序,达到有机统一;另外还要撑握各种文体的技巧(势),才能选择不同的文体和风格。这样,才能做到“因体成势”,写文谋篇才能如“涧曲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与职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08年7月,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中华管理智慧学会组团参观该校国学研究所,对其特色赞赏不已。2009年1月,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葵涌分校教师团来校访问,在国学研究所亲历了两天的中国文化探索之旅后,深深地
多经咏叹调(中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部主任   总公司   办公室   电话   员工   多经企业   本土作家   电业   大炮   农网改造  
描述: 口袁国义 一 老多刚到家就接到王旭荣的电话,说想与老谭“对话”,时间最好是当天下午,特征求老多的意见,并一再要求老多为他主持公道。 老多知道王旭荣不会善罢甘休,但没有想到他会选择“对话”这一招。老多当然不会反对,老多甚至早就想找机会杀杀老谭的威风,好好出口恶气。 老多是杨正义的外号。他中等个头长方脸,性格不温不火,肤色偏深,四十出头便显得有点老成。由于他在多经企业呆的时间长,且开口闭口离不开多经,所以人们习惯称呼他老多,直到他当上了多经企业——鑫春实业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主持日常党务工作),仍未改口,称多书记的总比称杨书记的多。老谭叫谭仕才,瘦高个,是鑫春实业总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他俩自新世纪伊始搭档以来,基本没有愉快过。在老多的眼里,老谭水平不高,脾气不小,尤其是人品德行让人不敢恭维;最大的优点是会逢迎拍马,抱住了上面某些重要人物的大腿.所以得以爬到今天的位置,且在后来的人事更迭和改革动荡中屡屡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老谭的这次“对话”完全是自找的。在上午召开的公司经理工作会上,他一时心血来潮大放厥词。也不知财务部主任王旭荣是如何得罪了他,他竞在会上当着二十几个经理和部门负责人的面,指责财务部“T作不负责任,上报虚假数字,给领导穿小鞋……”,好在王旭荣不在场,是副职艾红梅参加会议,否则会上就热闹了。当然,如果王旭荣在场,老谭也许又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当然也就不会有“对话”这出戏了。 老多觉得与老谭“对话”非同小可。老谭虽无能,却更无德,什么手段都使得出,弄得不好玩蛇不成反被蛇咬。老多沉吟片刻后说:我个人没有意见,你最好请示一下廖总,看看他的态度。如果没有他的支持,这话是对不成的,除非你想成为“对骂”或“对打”。 老多所说的廖总是漳中电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廖文华。鑫春实业总公司是漳中电业公司所属的多种经营企业,具有电业工程设计、施工、修试、汽车运输、物资仓储、家电贸易、建筑装潢等资质能力的集体经济组织,公司下辖四个部室,十八个分、子公司。廖文华作为漳中电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吕忠诚全面分管鑫春工作。如果“对话”能得到廖副总的支持,老谭即使再狡猾善变,恐怕也是咸鱼难翻身。另外,老多感觉廖副总与谭的关系并不怎么好。本来廖与谭是电大的同班同学,关系应该非同一般,但是谭的水平和能力让廖大失所望,甚至非常不满,平时安排工作交待任务时,廖总是耳提面命再三提醒,就像面对不谙世事的小学生,表现出一百个不放心。 尽管如此,谭还是经常出错,也就经常受到廖的批评,有时还批评得很重。在一次经理工作会上,有位子公司经理问:谭总,你所说的年终利润提成,是指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当时老谭对税前与税后的概念根本搞不懂,却不懂装懂地信口说:税前利润。廖副总马上纠正说:是税后利润,怎么可以是税前利润呢?!如果按税前利润提成,你老谭连短裤都穿不上!这样的关系,估计“对话”是能够得到廖的首肯的。 果然,王旭荣很快回电话说:廖总同意“对话”,时间就定在下午。正在这时,老多的手机响了,是廖副总打的。廖把王旭荣要与老谭“对话”的事简要说了一下,然后说为了消除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增进同志间的团结与合作,他觉得有必要通过对话加以沟通。同时指出老谭在会上不负责任信口雌黄,的确伤害了一些同志,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对老谭进行批评帮助。并交代参加对话的范围不要太大,就他一个,老多一个,老谭和财务部的两个主任;时间定在下午3点,地点定在鑫春总公司三楼会议室。会议由他亲自主持。先由王旭荣发言、提问,艾红梅补充;再由老谭答辩;之后老多讲话:最后由廖副总自己作总结讲话。 二 “对话”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老谭在桌子上趴了两个小时多,缩着脖子,一动不动,活像只缩头乌龟。也难怪,这次“对话”老谭事先毫无思想准备,老多只是让总经部通知老谭开会的时间地点,并告知是廖副总主持会议,具体内容却没有说。这是老多的狡猾之处。老谭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一个“批判会”在等着他,其他人都是有备而来,老谭却毫无防备,只有挨批的份而毫无招架之力。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老谭的话的确过分,且漏洞百出,什么“上报虚假数字”,拿出证据来,没有;什么“给领导穿小鞋”,举出实例来,举不出来。既然如此,你不是打击报复,污蔑同志,就是你自己“不负责任”,信口雌黄。作为主持偌大公司行政工作的常务副总,如此作派,除了成为众矢之的,除了作自我批评,除了赔礼道歉,你还能有更好的招数? 不过老谭就是老谭,他自有他的应对办法——死猪不怕开水烫。除非迫不得已,他一言不发,就这样趴着,让你对话找不到目标,“舌战”找不到“群儒”,射击找不到靶子,白费气力。 通过这次“对话”,老多有以下三点感慨: 一是王旭荣临场不乱的辩论水平的确了不得,环环相扣,步步进逼,穷追猛打,而又有理有节,滴水不漏,让人刮目相看。老多想,此人如若赶上那空前绝后的年代,绝非等闲之辈。老多之所以这样腹诽,自然有他的道理,他觉得王这个人平时的确有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毛病,老多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不过在对付老谭这一点上他们还是步调一致同仇敌忾的。 二是进一步印证了对廖与谭之间关系的判断。他们名为同学,实际水平能力却如武松和武大郎,虽为同胞兄弟,却相差悬殊;为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有人在背地模仿范伟的口气说:他们年龄相当,又是同班同学,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看来廖副总既一百个看不起这个老同学,却又无可奈何,同时还掺杂着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情。 三是对老谭自我心态调整能力刮目相看。这次“对话”不亚于一次小型批斗会,特别是廖副总最后作总结讲话时,对谭的错误(包括以往的过错与不足)作了五点概括,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别看廖副总长得白白净净,还戴副黑框眼镜,显得很书生斯文,批评起人来却不留情面入木三分,当时老多脸上都觉得有点挂不住,会后老谭竟然还有说有笑。 下班的时候,只有一辆桑塔纳2000,老多只好与老谭等人“同舟共济”。 桑塔纳2000是他们公司最好的坐骑,说是供两个主要领导使用,由于老谭活动频繁使用得多,久之便成了他的“专车”。不仅老多这么想,上上下下的人都这么想,老谭本人更是这么想,老多就不便染指了。一山不容二虎,一车不容二主啊。老谭是本地人,熟人自然多,又喜欢显摆,老多只好成人之美。多数情况下,老多和张果老等领导合乘一辆旧普桑,这普桑也不是固定的,当几个部门合用的陆风派不过来时,普桑常常作为替补队员,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每当遇上这种情况,老多他们就与其他员工一道乘大客车。乘大客也有不少好处,可以和普通员工“零距离”,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开心,还可以借此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密切干群关系,比搭乘老谭的“专车”、“同车异梦”要舒坦得多。 刚上车,坐在副驾驶座的老谭便洋洋自得地说:老四又来了.赖在沙发上不走……见车上人没有反映,他又说:他妈个×,哪天老子就搞她一顿算了。说着,他微微晃了一下瘦精精的脑袋,嘴角两边拉起了两道深深的弧线,作出一种貌似轻松的微笑。 车上没有人答话,老谭觉得有点尴尬,又补充一句:老四真他妈的长得漂亮,这一点不能否认。他们家五姐妹,就像五朵金花,一个比一个漂亮,真是怪事…… 车上人不是有意冷落老谭,而是老谭前面的话没头没脑,众人不知所云,不知如何回答。后来慢慢听明白了,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司机小陶笑了,工会主席兼总经部主任张果老也笑了,干事小余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说:谭总,老四肯定是看中你了,故意找借口缠上你。送上门的,不搞白不搞。随即车内响起了一阵暧昧的笑声。 在他人看来,老谭这是幽默潇洒。只有老多知道.他是故作轻松潇洒,以此掩盖内心的紧张惶恐愤懑与不安。这是人之常情,司空见惯,唯一不同的是掩盖方式上的差异。以上可看作是“谭氏掩盖法”吧,老多这样想。 三 漂亮的老四之所以“缠”上老谭,并非老谭长得多么帅气多么有魅力,而是他自己缠上了一场官司,成了第二被告,负有连带责任。原告就是漂亮的老四的妹妹——老五及其她的家人。 这事说来话长。老谭有个相好是红楼酒店的老板娘,人称红楼娘子。红楼娘子新买了一辆蓝鸟,经常驾着它来鑫春看望老谭。蓝鸟对老谭没有多大吸引力,虽然他经常乘坐。可蓝鸟对另一个人极具诱惑力,那就是老谭的小舅子黑皮。黑皮是一家汽修厂的老板,仗着有姐夫罩着,别人生意萧条,他却生意红火:也仗着有几个钱,十分的风流倜傥。
重读 一个民族,一个人,一本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人心   民族精神文化   历史人物   孔子   个人   道德文化   道德信仰  
描述: 一个人——孔子 人们常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孔子。但是,不仅人人心中有一个“不同的孔子”.中华民族心目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孔子”。孔子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孔子是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核心,是整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文化的最后依据。中华大众所崇尚并践行的仁、义、礼、智、信、忠、恕等等,就是孔子提倡的。 我拜谒过曲阜三孔,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孔子,以他一个人的力量提升了整个民族。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个血与火的时代之所以被我们推崇,不是因为那些残忍嗜血的诸侯,而是因为以下一些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闪耀的名字: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 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在那个时代出现?是什么力量催生了这些伟大的哲人? 当然,我们可以说,是政治、经济等等“物”的因素。 但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能抹杀。否则,我们的历史就不是人的历史,而是物质史了。 说到“人”的因素,有一个“人”,凸显出来。这个人,就是孔子。 他说他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立志于终生追求学问和道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志于学”的人。 孔子之前.没有这样的人,只有“学而优则仕”的人和“仕而优则学”的人。他们确也偶或有学问.甚至有大学问,比如老子、子产、晏婴。但是,他们终生的事业并不在此。 “志于学”的孔子.又创办了“有教无类”的私学.培养更多的像他一样“志于学”的人.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所以,孔子之后,有很多这样的人:墨子、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他们确也偶或做官,但是.他们终生“志于学”,以倡导思想学术为终生的事业。 有了这样的人.人类的人口结构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群中,出现了专门的关注形而上问题、关注彼岸、承担价值的人。 人类出现了质的飞跃——精神问题和道德问题开始成为人类的首要问题。并且,有了专门的精神家园的打理者和看护者。 所以,孔子是中国学术的分水岭,是中华人类史的分水岭。 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对人生有不同感觉的人,开始了百家争鸣。 是的,没有孔子,就没有百家争鸣! “志于学”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独立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就是“士”。 其实,孔子之前,就有“士”,那是一个社会阶层,是一种特定身份的人。 孔子之前,也有“儒”,但那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称之为“儒业”。以“儒业”为生的人,就是“儒”。“儒”是“士”的一种,“士”以儒业谋生,就是“儒”了。 孔子之后的“儒”和“士”.“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再是“志于仕”,而是通过“志于学”直接对接了“志于道”,由候补公务员、委琐的民间礼仪师,一变而为道义的化身、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价值的生产者和承担者。于是,“小人儒”变成了“君子儒”,“士”变成了“志士”(所以,后来孟子说士的事业就是“尚志”),变成了“仁人”。这样的“儒”和“士”,是有使命感的人,是知天命的人.是对自己有道德要求的人,所以.也是高贵的人。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所以,这些人不会因为世俗的原因而放弃自我的道德坚持。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在电影《孔子》里,孔子竟然说出:“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市侩言论,是严重歪曲甚至污辱了孔子!极而言之,这样的话不仅污辱了孔子.甚至污辱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要知道,孔子的高度就是民族的高度。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舍身求法、为民请命、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坚持。我们的民族气概堂堂,正大阳刚,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孟子后来接着孔子说“舍生取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哪里是“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呢? 海外大片宣传的都是对信仰的坚持.在输出他们的价值观,西方人老是让人觉得他们有信仰。其实,我们也有信仰,他们信仰上帝,我们信仰孔子。我们不是一帮乌合之众,不是见风使舵、顺水推舟的功利民族!这是涉及整个民族对外的体面和尊严的问题。孔子一生,颠沛造次,但是他绝不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放弃原则,他抱持价值,至死不变,“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这样,才成为圣人。如果让人认为“改变自己的内心”是孔子的主张,那么孔子的伟大何在?孑L子的高贵何在? 孔子的“志于学”三个字.改变了“士”和“儒”。中国历史的原野上,出现了一批崭新的人:他们意气风发,他们傲视王侯,他们自信自负,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是一群“大丈夫”、君子、豪杰之士。 他们出现了,历史改变了! 孔子的私学,有教无类。各个阶层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纳入门下,尽管这些不同出身的人,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一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不同的对世道的感受。 不仅如此,孔子的教学,是讨论,是启发——是让你自己得出结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孔子是在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 结果便是: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对人生有不同感觉的人,都有了思考的能力、表达的愿望,如果社会再提供给他们表达的权力,结果会怎么样? 就是百家争鸣! 这样的人,无疑是伟大的,是神圣的,是不容亵渎的。 现在,有一种声音,以“还原孔子”为幌子,动辄声称“孔子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这是不对的。简单地说,普通人中,有几个终生“志于学”?孔子十五岁达到的境界,我们几人能达到?孔子“三十而立”,有多少人一辈子还没“立”起来?孔子“四十不惑”,有着超常的价值判断力,又有几人能拥有?孔子“五十知天命”,芸芸众生中,有几人意识到自己的天命并无怨无悔地履行它?生活中,几人能“耳顺”,几人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追求真理和理想时,有几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司马迁被后世称为“文史之祖”,当他面对孔子的时候,亦不免战战兢兢,他说他对孔子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今天一些缺乏常识和敬畏心的人,在麻将桌、酒肉场、名利场中厮混,然后一句轻飘飘的“孔子不过如此”,是轻贱。 孔子是人,但是,孔子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早已“优人圣域”。 还有人说,孔子是个失败者。他当过官,且还很大,但是,后来丢了。他当大官的时候,俸禄也很高,不过后来也丢了。但是,这样就算失败吗?那茫茫人海,谁不是失败者? 孔子很讨厌那种患得患失的人:一门心思往上爬,爬上去以后,又忧心忡忡怕掉下来。一开始忧患于不成功,成功后又忧患于不能保持成功。孔子说,人一旦到了这种境地,就完了。那才算失败呀! 而孔子呢?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第一,他做事,很成功。 他做老师,很成功。古往今来,还有哪一位老师,像他那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培养出那么多顶级的人才,在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还有哪一位老师,被学生看成父亲,为他服丧守墓三年,子贡更是守墓六年? 他做思想家,很成功。别的思想家,只能说是对后世产生影响。孔子呢?后世就是他塑造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
传承与创新:大学生国学教育之必要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学   素养   传承   创新  
描述: ”.让国学教育结出硕果。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岂之.中华
试论凤凰网历史专题的策划特色及对党史期刊的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特色   专题策划   凤凰网历史专题  
描述: 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凤凰网历史专题的创新设置 笔者经过统计,从2008年8月1日起至2010年5月13日止,凤凰网“历史·专题”板块共上传历史专题109个,还有少数专题如纪念
< 1 2 3 ... 278 279 280 2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