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子想尔注》之政治思想试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政治科学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守一   早期道教   理身治国   宇宙生成论   精气   道诫  
描述: 《老子想爾注》作為早期道教運動的重要經典,分別從政治統治與宗教救贖兩重觀點進行論述,與同時期的另一部經典《太平經》(或是《太平清領書》)分別從道家與儒家思想的觀點進入道教經典的書寫,豐富了早期道教的內容。本文試圖從《老子想爾注》文本著手,進行三個議題的討論:第一個部分處理在《老子想爾注》中如何將原始道家思想中關於道的規律以誡律的形式轉向宗教制裁,就此,《老子想爾注》將道誡、太上老君乃至世俗政治與宗教運動和理解作了異於道家思想哲學論述的轉折;第二個部分處理兩漢宇宙生成論述中關於治身與理國的合致途徑的討論,在「氣」所具備由物質而精神的理解下,《老子想爾注》透過「身」的概念將個人與國家乃至於統治論述作了交代;第三個部分處理有關體道的人格形式,《老子想爾注》試圖將宗教成就與政治統治結合在一起,因此,理想體道的人格,不僅是長生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理想政治的發動者,對於《老子想爾注》而言,在這個意義上,政治與宗教不再是斷為兩橛的對立面,而是可以接榫在一起的彼岸與現世。在結論部分,本文試圖簡單地反省《老子想爾注》與《太平經》兩部經典在學術史上分別從儒、道二家哲學思考介入宗教(道教)論述的結果。 《老子想爾注》透過道誡的懲處能力與道教至高神人格的理論安排,將宗教的長生不死與現實政治的有效治理結合在既政治又宗教的論述形式中,同時在先秦「氣化」論述的思想下,進一步接受了兩漢「宇宙生成論」的思想成就,接續了兩漢以身與國對應的政治論述,不僅豐富了早期道教的思想內容,而且將宗教生活與政治生活有意義地連結在一起。透過這部經典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第一帝國時期的政治與宗教的對話,或者,我們可以便宜地視為像是當代民間社會與國家的對話形式。
梁启超的孔子研究述略
作者: 李志松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梁启超   孔子观   孔子   孔子研究   孔学  
描述: 孔子和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探讨梁启超对孔子的研究在学术史上、孔学发展史上以及梁启超研究史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梁启超对孔子的研究具有阶段性,他对孔子的认识也不断发展,故而其孔子观也变动不定。梁启超在著述中对孔子的生平经历及思想渊源、孔子的人格、孔子的地位及形象进行了论述,并对孔子思想作了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归纳与诠释。笔者在文中对梁启超的孔子研究情况作了全面考察,对其孔子研究的特点作了归纳。并认为:梁启超的孔子研究澄清了一些有关孔子的基本史实,推动了孔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拓了对孔子思想及其价
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
作者: 杨朝明   来源: 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郭店楚墓竹简有《穷达以时》一篇,其中内容与包括《论语》、《孔子家语》、《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说苑》、《风俗通义》在内的众多传世文献相互联系,十分引人瞩目。按照笔者的理解,该篇的重要价值还在于体现了孔子思想与当时社会的关系。孔子追求用世,希望能够实现政治理想,但他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无道”的现实决定了自己的政治命运。不过,他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学说,无论在怎样的困苦境遇中,都应当坚守节操, 不忘修德,以君子人格自律。作为孔子裔孙子思的著作,《穷达以时》印证了孔子对自己政治命
“中庸”文化心理结构异化论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蒙学  
描述: 儒道二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以中庸为轴心的文化心理结构:于群体重“礼义之邦”、讲“合情合理”,于个体讲“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关注民生”等。另一方面由于儒之中庸本身存在理论缺陷,并最终异化为儒之“泛中庸”与道之“泛中庸”在世俗教育中合而为一,构成了以“保身全生”为中心的特有的处世哲学乃至为官之道,成为个体性格特征愚昧性和劣根性之所在。
孟子思想与现代性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生至上   现代性文化   独立人格   孟子思想  
描述: 与先秦之儒孔子荀子相比,孟子的思想无疑具有较为突出的另类色彩。这种另类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以礼为制的等级社会中,孟子强调士人应当以道自任,进而以道抗势,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二是在王侯私欲与民众生存权力的矛盾对立中,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主张民生至上,主张民众的生存权力高于王侯的世俗统治权。上述思想虽然还不能直接进入到现代性文化的思想体系中,但是经过适当的剥离与整合,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代性文化的思想资源。
重庆——打探人居环境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不久前,《重庆与世界》出了一本英文刊物,名字叫“魅力重庆”(Chongqing Currrents)。在这本书里蕴藏着许多关于这座城市或古老现代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重庆是一座双面的城市,在那些现代文化和古老印象对比中,可以看到这城市最真实的场景。这像大学教授曾经这样给我们形容重庆的独特:这是一个可以瞬间从繁华到宁静的城市。当你在解放碑驻足时,你能感受到现代城市水泥森林的压抑和时尚;而当你转过身,却能呼吸到来自最自然的风景和历史,在南山的绿色中,享受古老传说以及儒释道集于一体的兴奋。这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城市,码头与工业重镇,摩天大厦与吊脚楼,巴蜀文化与移民,直
近代北京的行业神崇拜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神宗教文化   近代北京   行业神崇拜  
描述: 近代北京主祀行业神灵的庙宇、会馆约有60余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宗教寺庙,另一类为工商会馆。京城工商行会祭祀行业神灵的传统,源于中国文化尊祖敬宗、崇德报功的多神宗教意识。“百工杂技,各崇所宗”。既有一业多神,又有一神多业。近代北京工商行会的宗教祭祀活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即自明清以来儒佛(释)道合流的历史趋势。京城工商行会民众的宗教意识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与实用性格。随着近代京城社会的发展与动荡,宗教的实用功能日渐减弱,行会民众的宗教信仰日趋淡化。
略论儒道两家“天人合一”观的异同
作者: 暂无 来源: 台声(新视角)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以天合天   人人合一   以人合天   儒道学说  
描述: ,道家强调的是个体“和”于自然,以天合天;他们也有相同处1.目的都是有所“为”,2.都注意个体人格的自足完善和生命价值,3.都是为了“人人合一”,终极目的都是“人”;儒、道的“天人合一”观又是互补的,道家为儒家找到了退路,儒家为道家作了补充。
力修内丹,促进身心健康(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养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性说   佛教   性命双修   道教   道德人格   形成性   儒教   中国思想   内丹   解脱  
描述: 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儒教追求成圣,道教追求成仙,佛教追求成佛。从早期的情况看,儒教注重修养道德人格,佛教注重解脱人生痛苦,两家皆偏重于心性。后来道教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心性说,又发扬了自家传统的养生说,遂形成性命双修的炼养理论。性功是道教与儒佛两教相通的地方,命功则是道教独有的传统,不讲命功则不是道教。
用英语思考的孔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屋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新儒家   孔子思想   人性   社会语境   政治社会   社会秩序   明儒学   孔子文化   传统儒学  
描述: 传统儒学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又究竟 能有多少贡献,这可以说是一个世纪命题。新儒家 通过对生命心性学问的诠释,证明儒学在人格完 善方面的现代价值。上达有余,下化不足,新儒学 在肯定良知或本心在挺立人的道德主体性的问题 上阐述无余,在如何涵盖并化解包括人的自然本 能、社会性、先天罪恶性等混合起来的复杂无比的 “人性”问题上,却明显力有未逮。被称为“文化保 守主义者”的蒋庆先生等人,敏锐地觉察到了新儒 家心性理论建构的外在缺陷,揭橥出“政治儒学”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