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原儒新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术士   胡适   中国传统文化   起源问题   至圣先师   现代科学   认识水平   庄子   学术流派   儒家学说  
描述: 儒家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与文化学术流派,若以篇帙的浩繁而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存古代文献典籍,绝大部分都是研讨儒家学说的各种著述。但是儒家的起源,却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或许是儒家那种过度重视其学说内省修身的特点,使得自古以来的儒生没有深入认识儒家自己名号起源问题的兴趣,而到了后世中国萌发了探究事物原委的科学风气的时候,儒家已经早就成为庙堂里的圣物,任何如实探究儒家起源的企图都会被视为对“至圣先师”的不敬与亵渎。因此,数千年来,对于儒家起源的问题就基本上仍停留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认识水平上。直到“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个问题才被重新置于现代科学眼光的审视之下,成为20~30年代研
唐宋间儒释道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世俗社会   统治地位   道教   儒释道   大乘佛教   唐宋时期   儒学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家思想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基本取向,抽象地说,是既承认个人利益,又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既承认人的感性需求,又强调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在其价值观念的具体形态中,包含着一些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原则。所谓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从根本上说,也就是继承和发扬这些普遍原则。我们今天所需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批判封建糟粕的同吋,对这些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从理论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不能吸收新东西的和不能被批判继承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必须认真进行批判继承、并保留其基本价值取向的开放系统。在传统文化中,儒学强调对世俗社会的义务感和群体主义价值观,这就决定它在历史上的统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他重要的分支佛道二教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是追求个人解脱(大乘佛教虽强调自利利他,有群体主义思想因素,但这种群体观念缺乏现实性)这就决定它们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儒与佛道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佛、道之间理论体系和教派利益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互相斗争,但这并没有妨碍
鲁迅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专制主义   中国思想文化史   道家思想   鲁迅   正统儒家   孔子   黄老之术   儒家学说   专制主义统治  
描述: 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无疑是最占有支配性和主导性的位置,而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又无疑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中至高无上的最为神圣的人物。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以来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种儒家学说为了更能够适应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在自己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吸取了其它各种学说与宗教的主张。譬如在汉代就吸取了黄老之术和法家之律;而对后世更形成精
试论妈祖信仰的宗教属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俗信仰   属性   摩尼教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   道教   自然神   妈祖信仰   宗教信仰   三教  
描述: 妈祖信仰究竟是属道、属佛,属儒、还是儒、佛、道三者兼有?它是否可归入宗教信仰之范畴,还是纯属封建迷信活动?对此,不仅信徒与非信徒、官方与民间众说不一,就是许多专家、学者也是各持己见,难于趋同。持道教说派认为,妈祖即“姑射神人之处子”,十三岁由道士玄通授以“玄微秘法”,“窥
论耶律楚材的宗儒重禅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耶律楚材   中古时期   儒佛互补   佛教观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   居士   蒙古国   金元之际   儒佛关系  
描述: 耶律楚材纵横儒、佛、道三教,是中古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这个问题是一个鲜有的研究课题。作者认为,研究历史上这样一位少数民族政治家的儒、佛教观,选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他的儒佛教观具有“宗儒”、“重禅”的特点,并有强调儒佛互补、调和儒佛的色彩。本文依次论述了耶律楚材“宗儒”观的形成及其表现,“重禅”观的形成及其表现,以及调和儒佛的“儒佛互补”问题。并通过论述剖明,在对待儒佛关系上他实质上偏重的仍是儒,这是同他的“济世安民”的抱负和“经国治世”的主张相一致的。
荀子的伦理思想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论语   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   道德伦理   儒学伦理思想   道德起源   孟子   儒家学说   道德本质  
描述: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大致可分为儒经、儒行、儒治和儒学4部分。儒学既是前三者的综合,又是对儒经、儒行、儒治在理论上的总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它是以其道德伦理的形式再现的,政治、哲学伦理化是儒学的一大特点。本文试以儒学伦理思想为原点,以探究荀子的伦理思想为核心,在重新估定孔子、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认为在继孔子后儒学鼎立门人荀子、孟子二人中,荀子当为孔子儒学伦理思想的笃实继承人;同时对荀子群、争、分而礼的道德本质、道德起源论予以新说;最后比较孔子原初的一些伦理思想,指出荀
涡淮流域——道家文化的摇篮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黄土文化   环渊   天道无为   《吕氏春秋》   文化热   儒家文化   詹何  
描述: 中国文化的悠久绵长,她的强大生命力,吸引着中外学者的注意力,中国文化热正在兴起,并将在世界上形成一股浪潮。人们承认中国文化的构成是复杂的,但是,人们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儒家文化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或者视为中国文化的实质、核心。这是十分偏颇的。事实上,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或者说上游)的先豢文化,就区域而言,至少是由邹鲁(儒)
道教文化初探——对道教的产生、思想体系和基本信仰的一些认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道教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道家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   信仰   思想体系   宗教   历史根源   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粗放地一言以括之,可以说是:儒、释、道三足鼎立。儒是儒家,释是佛教,道是家抑是教?或是道家和道教?不甚了了,反正二者有着不容置疑的近亲血缘关系。本文立论,侧重道教,这不是无知地把道家、道教混为一谈,更不是有意地以道教囊括这个“道”,而把道家甄别出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之末,以五斗米道、太平道的出现为基本标志,历西汉、魏,晋至南北朝而日趋完备,其后盛衰交替于唐、宋、元之季,明、清而后,日渐衰微。在悠悠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中,道教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以至科技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
记复旦大学一次儒学国际讨论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孔子   大陆学者   儒家伦理道德   复旦大学   国际学术讨论会   国际讨论会   现代化  
描述: 一九八九年可说是中国的“儒学年”。这一年恰届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为此中国举行了好几个有关孔子和儒家的讨论会,而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复旦大学举行的《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其中最后的一次。有美国、联邦德国、香港及中国大陆学者共六十多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虽然这次讨论会与近几年来同类的一些讨论会比较,在命题和范围上似乎并无大的
中外文化交流与出版——佛经的传入与翻译事业
作者: 暂无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形态   翻译事业   魏晋南北朝   新疆和田   佛教经典   儒家文化   传入   公元前   佛经  
描述: 印度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即传入于阗(在我国今新疆和田一带),自西汉开始,迄于唐宋,佛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翻译事业。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单纯的儒家文化,而是儒、道、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