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太平天国与墨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渊源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墨子   墨学   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救亡图存   拜上帝教   农民战争  
描述: 关于拜上帝教与儒、道、佛三教的关系,早已有人作过专门论述。至于太平天国与墨学的渊源关系,却鲜有人研究。虽然近年有人提出它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新问题”,但迄今响应者仍寡。本人不揣浅陋,试就此问题作些探索,略陈管窥之见,以就教于治太平天国史同仁。
“儒释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述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路线   主要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   副院长   儒家思想   佛教文化   儒释道   儒家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学术研讨会  
描述: 出席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15篇、专著1本。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贾轸同志到会致同。他指出,党的十四大确定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夺
简论太平天国后期的崇教排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   江南   太平军   苏南地区   洪秀全   拜上帝教   儒家文化   知识分子   文化思想  
描述: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与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对起义前、起义后至二破江南大营,认识基本趋于一致。但对二破江南大营后,则见仁见智,仍存分歧。如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到太平天国失败前夕,肯定大于否定,继承多于批判,基本上是因袭和继承。或者认为,太平天国自设立删书衙后,那种大规模的焚书、毁书现象不再见诸史乘,代之而行的是保护书和对删书作出种种规定,表明太平天国已放弃了前期对儒家文化的强硬态度,开始运用儒家文化为其统治服务了。但有的学者则认为,1860年太平天国取得二破江南大营之后,洪秀全对儒家态度又发生了趋向激烈排斥的转变。此说虽未作具体论述,笔者依据史实是赞同这一意见的。所以本文拟以太平天国治下的苏南地区为例,对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后的崇教排儒及其得失作一简论,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论儒道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践履   道家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   人性善   理学家   基本内涵   孟子   人性自然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多种思想成分并存互补的方式存在和延续着的。不过,由于在秦汉之后出现了“儒、道传而墨法废”(王充:《论衡·书案篇》)的现象,所以,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问题时,经常提到的是儒道的互补。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儒道互补”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研究者们较少对它进行系统具体的探讨。以下我拟从“儒道互补”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及其理论建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读《朱子大传——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朱熹》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评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性反思   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朱熹   朱子学研究   中华文明   生活方式   文化视野   文化遗产   心理结构  
描述: 集理学之大成的一代儒宗朱熹,是一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镜子。从春秋的孔子到南宋的朱熹,这一前一后两位儒家文化的伟人,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高耸的两个巨浪。泰山和武夷,在传统文化漫长的历程上矗起了两座辉映天宇的丰碑。华夏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文化性格等,就是在从孔子到朱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文化历史进程中,逐渐地积淀、凝聚、成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理所当然要科学清理和批判总结朱熹留下的一份文化遗产。然而,如果说西方资产阶级早在勃勃生气的近代理性审判时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必备工具书——《经学辞典》试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探索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经   统治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   源流   圣人   儒学   工具书   社会价值   儒家经典  
描述: 圣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家说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化主干和统治思想。儒家经籍在中国古代和近代曾具有法典的意义,是政治决策的理论依据、社会价值的准则和行为模式的规范。“经学”即是研究儒家经典之学。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家取得独尊,即标志中国经学的建立。我们若不读儒家经典和
毛泽东哲学与中国道德价值秩序的重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危机   社会道德观念   传统中国   人生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建设   价值信仰   道德伦理   三个层面  
描述: 1 近代以降,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全面的“意义危机”。这种“意义危机”按照美籍华裔中国思想史学者张灏的分析,包括三个层面的“精神迷失”。首先是“道德迷失”, 原先行之有效的儒家
略论《管子》关于道德与法的理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子   重要条件   道德原则   先秦时代   社会物质生产   中国传统文化   和法   同一性   社会控制   社会职能  
描述: 《管子》是先秦时代最为宏大的一部典籍.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法学等思想领域内的卓著建树并不亚于先秦诸子其他学派,而且在时间上比儒、墨、法都要早,实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据乔长路先生考证,现存《管子》书近三分之一为管仲所作,其余篇章主要是管仲弟子门人所作,可视为管仲思想的引申和发挥.这样,《管子》一书实为管子学派思想的总汇.本文即采取这一原则就《管子》关于道德和法的理论作简略的论述.
古易的思维模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系辞》   中国传统文化   可变状态   《周易》   太极   阴阳   思维模式   《易》学   两仪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以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相互对应为主干而建构起来的。而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对应关系又以古易为重要的历史源头。因此,古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揭示古易的思维模式及其与儒、道思想的对应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中国道学的秘密——《道经精华》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老庄道学   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思想   小国寡民   道家学派   中国文化史   《列子》   道经  
描述: 中国文化史的悠久与丰富,在世界各国文化史中是罕见的.正因为它悠久、丰富,构成了中国文化史的复杂性;使古今一些学者对这一复杂体中的复杂关系缕析不清.如儒、释、道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然而,把儒当成一个宗教,与佛教、道教并列,不仅降格了儒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也不伦不类.儒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上始终是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