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道教基础知识
作者: 曾召南   石衍丰   来源: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道教  
描述: 本书介绍了道教的起源和形式、道派、人物、经籍、方术、神仙、名山宫观、道教与儒释的关系等。
《西游记》系儒佛道思想互补之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儒佛互补   佛道思想   儒家思想   西游记   唐僧取经   道家思想   孙悟空   佛家思想   道教  
描述: 新中国成立至今,对“《西游记》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的问题,主要是从三个角度作出回答的:一是从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作出回答,认为《西游记》反映了社会矛盾,前七回曲折地反映了农民起义;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众多妖魔,则是地方上各种恶势力的化身;二是从神话的角度作出回答,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作品,反映了我国人民征服和支配自然力最的愿望;唐僧取经途中所遇到的八十一难,大
朝鲜族天道教评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哲学观   道教   宗教信仰   三教   思想   民间信仰   天神   朝鲜族群众   部分内容  
描述:道教,作为朝鲜族信仰的宗教之一,是以朝鲜族的民间信仰(主要是指天神思想)为基础,并吸收儒、佛、道三教以及若干图谶秘记的部分内容而逐渐形成的带有神仪色彩的宗教信仰。本文拟就天道教在朝鲜族群众中传播情况和它的教义、哲学观及其思想来源进行粗浅的评述。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专家指正。
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派   学术思想   历史作用   认识论   社会阶级   道家思想   中国文化史   道教   科学基础   孟子  
描述: 道家致思倾向的基本特色 中国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文化史上,有着卓越贡献。春秋末年,儒墨同称“显学”;战国初期,则道墨相互争胜,故孟子谓当时士人,“不入于杨,则入于墨。”儒、墨、道三大学派,鼎足而立。由于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赖以建立其思想的科学基础不同,其学术思想的旨趣显然各异。因此在认识论上,各有不同的特色。探讨道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作用,应当从探讨其认识论上的基本特色开始。这就不能不同儒、墨略加比较。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明清   地主阶级   统治地位   道教   学术界   唯心主义   封建制度   宋明理学   官方哲学   司马承祯  
描述: 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唯心主义是儒家唯心主义和佛教唯心主义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家的大融合。
正传别传二重化——俞琰《易》说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伯阳   河洛   周易参同契   道教   儒者   渊源   太极图   圣人   别传   乾坤  
描述: 俞琰(约1253—1316),宇玉吾,号石涧道人、全阳子、林屋洞天真逸。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俞琰本是儒者。单父李德裕说:“石涧先生,吴中老儒也。”作为由儒者转变过来的道教学者,俞琰熟读经、史、子
试论张九龄的神道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韶关师专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道观   佛教   道教   张九龄   神道设教   三教融合   玄宗   相互为用   传统文化   世界观  
描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复杂内容的开放动态系统。自汉唐以来,逐渐形成儒、释(佛)、道“三教互补”的格局。古代有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与文学家,大都涉足过三教之学,出入于三教之间,不同程度受到三教的影响。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中外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张九龄的神道观,清晰地体现了三教兼容并蓄、相互为用的自觉意识,并较早地进
朱熹的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道家   二程理学   朱熹   道教   古书   兵法   周敦颐   《楚辞》   儒家经典  
描述: 朱熹出身在一个衰败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父亲朱松深受二程理学的熏陶。朱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儒家经典,也涉猎一些其他书籍。他后来回忆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14岁时,遵从父亲遗嘱,拜当地名儒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为师,其中“事籍溪先生为最久”。籍溪即胡宪,古书记载他既“会悟程氏之说”,“又好佛、老”。朱熹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
朱熹的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道家   二程理学   朱熹   道教   古书   兵法   周敦颐   《楚辞》   儒家经典  
描述: 朱熹出身在一个衰败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父亲朱松深受二程理学的熏陶。朱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儒家经典,也涉猎一些其他书籍。他后来回忆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14岁时,遵从父亲遗嘱,拜当地名儒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为师,其中“事籍溪先生为最久”。籍溪即胡宪,古书记载他既“会悟程氏之说”,“又好佛、老”。朱熹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