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何以无竹?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东晋   竹林七贤   南朝  
描述: 竹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意象.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以"竹林七贤"为主题的(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上竟不画竹林,通过考证,发现魏晋时"七贤"并不偏爱竹子.而是于晋宋时期,儒、道、释三教合流,才创造出中国的竹文化,由此,可以管窥中国文化创新的一段重要篇章.
南朝会稽孔氏家族简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家族   会稽   南朝  
描述: 家族研究对中国历史研究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以南朝时期会稽孔氏为个案,研究家族集团历史,简述其在南朝发展中的兴衰历程,以窥见中国古代家族集团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朝陇右籍高僧佛教活动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陇右地区   佛教活动   南朝   高僧  
描述: 南朝时期,佛教盛行,涌现出了一批著名高僧。其中陇右籍高僧的佛教活动,对于促进佛教文化向本土化的快速发展和儒、释、道三教的融合,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朝文化名士张融思想与创作的时代气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融   文学   文化   创作   南朝  
描述: 运用文史互参的方法,将张融的思想行迹、文学创作与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结合考察,旨在突出其在南朝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研究认为:张融融合儒、玄、道、佛的思想特征正是南朝时期儒、玄、道、佛互相融合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典型体现;其创新的文学理论和创作亦与南齐永明文学变革运动声调一致。
魏晋清玄文风成因溯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玄文风   追考   形成原因   魏晋  
描述: 魏晋的清玄文风,以竹林诸贤为代表,体现出发言玄远、意气清峻的文体创作风格与文学思想,具有融会于诸家宗旨教义的时代思想背景和承继因素。作为《老》《庄》的祖述和传流者,魏晋士人的笔辞风格啸咏散行、高峻不阿,体现出融合佛道与承接先儒的思想特征,其间文风成因由此而生,于后世文体影响深远。
魏晋的隐逸文化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文化   魏晋  
描述: 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产生的重要背景,同样,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逸文化的时代特点。《归去来兮辞》反映了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弃儒入道的总体趋向,但并不是向佛道的回归。
魏晋孔氏家学及《孔子家语》公案
作者: 陈建磊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语》   王肃   孔氏家学   魏晋  
描述: 家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家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始终起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孔氏家学,是指孔子及其后世子孙世代相传之学。魏晋时期的孔子后裔多为世家大族,他们的家学特点
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
作者: 夏增民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变迁   传播   东晋   汉代   六朝   南朝   三国   西晋   儒学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 自西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学即与政治结合,通过官学和私学传授的教育体系,诏书和法律的公布、流传,政府遣员循行地方,政府对儒学价值的标榜等渠道,加速在社会中的传播。西汉中期以后的汉代诸帝大多受过较好的儒学教育,他们推动了政府对儒学的提倡,也促进了社会上层阶级的儒学化。这一时期,儒学以两个向度即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从若干个中心向更广区域传播,引起东汉社会儒学的同质化,在儒学广布的地区,其价值逐渐成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从此,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价值观基本定型。自汉末以至隋代,中国长期处于战乱和分
魏晋士人的人格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一   分裂   人格演变   魏晋士人  
描述: 人格的演变是一个分裂到合一的过程,魏晋时代的士人在对释、儒、道观念的接受过程中,他们的人格演变从思想、行为、情绪上也体现出由裂变走向合一的趋势。
魏晋以来儒佛道变迁在陶渊明身上的体验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玄佛合流   陶渊明   魏晋玄学  
描述: 从陶渊明身上可以体现出来的魏晋以来玄学的变迁及儒释道三者的融合。而把握这一观点,要从魏晋以来的思想流变,陶渊明的家世渊源以及他自身的诗文来寻求答案。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