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李翱的复性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性   代表人物   思想家   中国哲学史   渭源县   李翱   儒学  
描述: 李翱,字习之,今甘肃渭源县人,是唐代与韩愈齐名的思想家。中国哲学自隋唐起。开始了儒,佛、道三教既斗争、又融合的大势.李翱是从儒学的立场为对抗佛、道,面又阴取佛、道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复性说,就是其理论表现.一、虚构与现实李翱为了给他的复性说提供历史根据,虚构了一个以孔子为起点,而自秦废缺的圣人之道。他在《复性书》中说,这个圣人之道最先由孔子传给颜渊等弟子,其后被授给孔子之孙子思,子思于是著为《中庸》47篇,再由孟子承继,孟子又传授弟子公孙丑等.遭秦始皇焚书,《中庸》被毁掉46篇,残
孔子与庄子思想文化通同浅说
作者: 李福禄   来源: 人文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防叔   孔父嘉   儒家思想   道家学派   弗父何   中国哲学史   中庸思想   庄子思想   儒家创始人   宋厉公  
描述: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论语》是儒家经典,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系道家经典,这两部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观点虽有差异,但是上则同源,中则互补,下则兼容。孔子的伦理学与中庸思想、庄子的自然哲学与事物相对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而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共同奠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了民族文化
王充的无神论与五四时期的反迷信斗争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斗唯物主义   无神论者   巨大影响   进步思想   王充   思想家   论衡   中国哲学史   近代资产阶级   无神论思想  
描述: 王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无神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焕发出不灭的光辉,给予后代进步思想家以巨大影响。南梁时代著名的唯物主义者范缜所著《神灭论》,就继承和发挥了王充的无神论思想。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章炳麟,也颇受王充无神论的影响,他高度评价王充写作《论衡》是“趣以正虚妄,审乡背,怀疑之论,分析百端,有所发擿,不避孔氏,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于今,未有能逮者也。”直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王充的无神论思想对当时思想界仍有重要影响,它对于革
儒学与宗法性传统宗教
作者: 刘成有   来源: 宗教与民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五经博士   儒家思想   中国哲学史   廖平   冯友兰   宗教祭祀   宗法性   子学   天地君亲师  
描述: 一、儒家思想的基础性地位冯友兰在其成名作《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明确地把中国哲学史区分为两个时期:先秦及秦汉之际的"子学时代";自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一直到晚清廖平(1852-1932)为止,统称之为"经学时代"。其大意是说,先秦时期的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呈现出了极为活跃的文
现有儒学史叙事方式的局限——在“重写儒学史”与“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 何中华   来源: 当代儒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内圣   前提性   中国哲学史   本土性   真孔   专家批评   政治国家   西方汉学家   核心性  
描述: 很荣幸,谢谢黄老师给我提供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是外行,谈点外行之见,供各位专家批评。在我看来,重写儒学史,有一个更具有前提性的问题需要先行解决,即必须检讨以往的儒学史的叙事方式到底有什么局限,这是一个核心性的问题。我只是读了点儿中国哲学史的著作,并不十分熟悉,但觉得在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写作当中,或许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我们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是恢复儒学叙事的本土性的方式,也就是叙事方式的本土性。我们现在对儒学的看待方式有问
儒学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启示
作者: 陈卫平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纲   《仪礼》   话语体系   白虎观会议   中国哲学史   宦学事师   仁义礼智   天地之间   冯友兰   历史启示  
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深厚土壤的。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启示。中国传统社会在汉代以后的2000多年里,尽管改朝换代的悲喜剧一幕又一幕,但是儒学作为核心价值却一直没有变,儒学始终指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和个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借用理学家的话来说,就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意味着儒学的核心价值得到了有效的
胡适《说儒》疏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纲   胡适   开山之作   中国哲学史   林同济   孔子   宗教   根本问题   章太炎   二十世纪  
描述: 林同济曾这样评价说:"胡适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可算是开山之作。以今日的眼光与标准看去,这本书的内容,许多地方难免草率,全部结构也嫌散漫,可说聪明有余,深入不足。开山之作从来都是如此的。""大家都怪着,为什么胡先生大纲的第二卷(大纲只出了上卷)到今日还不出来。我揣测他并不是材料缺乏,根本问题,恐怕是他已经不能再继续第一卷的作风而写出第二卷,要写的话,他必
三教融合与文化创新:读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研究   儒佛道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史   中国佛教   三教关系   互动关系   三教融合   印度佛教   修平  
描述: 二十世纪初,中日学者开始将儒佛道三教关系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事实,但是直至世纪之末,学术界才从思想和哲学的层面深入地探讨三者的关系。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一书是其长期从事三教关系研究的又一阶段性成
原儒人性论研究的新拓展:读《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儒学   道德哲学   中国哲学史   人性论研究   原儒   孟子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而君权天授思想受到冲击、诸子百家争鸣的到来,人性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诸子争辩的重大问题。从思想学术史而言,人性论属于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儒学特别是先秦儒学的重要问题。而先秦人性论思想则是原儒人性论的发韧期。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率先提出了“性”或“人性”的哲学概念,并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哲学命题,但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实际上,孔子已开原儒人性论探讨之先河,但因语焉不详,留给后人极大的想象和猜测空间,使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成为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此外,涵盖了当时人性善恶各个向度的代表观点,既有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无善恶论”,又有“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更有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对于人性论思想的研究包括对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比较研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有大量专著、文章论及此问题,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秦原儒性善性恶问题已没有再研究的价值,相反,实际上我们需要在前人研...
秦后第一儒——陆贾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语   历史作用   君主权   天人合策   中国哲学史   董仲舒   思想史   陆贾   官方意识形态   原始儒学  
描述: 儒学就其与君主权力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思想变化而言,可分为先秦原始儒学和秦后儒学,前者未曾为君主权力结合成紧密的关系,后者则主要是得到历代王朝支持和认可的官方意识形态。在儒学的这一转变中,对秦后儒学具有创始之功的有一代表人物,此即秦后第一儒——陆贾。现有的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著述对陆贾的思想及其历史作用大多论述得比较简略,而王利器先生的《新语校释》(中华书局1986年版)对之阐发较详。本文拟步王先生之后尘,对陆贾的思想和历史作用再加论列。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