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陆贾新儒学“圣人”观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君合一论     陆贾    
描述: 西汉初年重要的思想家、政论家陆贾在反秦,承秦,变秦的汉初国家政治学说铸造中,在君主权力论上主张圣即即圣的圣君合一理论,使君主成为圣化的道德人格揩摸、思想文化独断者与政治军事的独裁者,以儒学圣化
论《甘泽谣》思想及所反映的晚唐社会心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藩镇割据   僧道侠   晚唐   《甘泽谣》  
描述: 《甘泽谣》是晚唐袁郊所撰一部重要的传奇集,思想上儒释道并存,并与晚唐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其作品不仅揭露了晚唐的藩镇割据,也是宗思想的凸现;同时,交织着出世、入世的矛盾思想;僧道侠的传奇更体现出了人生无常;对盛唐的眷恋在现实的空幻面前更为张显。
商鞅“更礼”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更礼   商鞅   变法   法家  
描述: 商鞅是以提倡"尊重法"而名显一时的法家代表人物,但并非不重视礼,只是其对礼的看法和使用与儒、道、墨诸学派大异其趣。面对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他明智地提出"更礼"的主张。商鞅之"更礼"基于他
论桓范《世要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君臣   刑德   桓范   政务  
描述: 《世要论》是反映桓范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其君臣论和刑德论综合儒、法、兵家思想;政务论则以儒为主,兼及法、墨、道和黄老诸学。《世要论》在当时方兴未艾的玄风中独树一帜,而与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玄学交相辉映。它密切联系汉魏政治现实,针砭时政,为曹魏政权出谋划策,既是汉魏政治风云的缩影,又是当时思想多元的反映。
经史分合与《疑古》《惑经》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知几   先儒   经史关系   史通   以古方今   古代史学   著名史学家   《史通》   疑古   史学领域  
描述: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著有《史通》一书,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古代史籍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系统地叙述了历代史官的建置和史书的编撰。其中《疑古》、《惑经》两篇,对他认为是孔子所作的《尚书》、《论语》、《春秋》提出疑惑,显示出刘知几大无畏的反传统精神。为什么刘知几敢于对圣人及其所修经典进行在封建社会中不多见的大胆尖锐的批评?其中缘由很多,但是,他能在初唐“不拘守先儒章句”的有利思想
论《周易》“谦”卦之谦德教化意蕴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谦德   谦卦   教化   《周易》  
描述: 《周易》谦卦是中国传统谦德的滥觞。孔子所作之《易传》及后儒的注解认为,以卦象推及人道,谦卦大致有谦退、谦让、谦虚三德:有而不居谓谦退,其意在提醒禄位尊盛之人勿居有持傲、而应以卑退获得最终的善果;虚怀若谷谓谦虚,其意在启迪进取之君子于大世界前保持敬畏的心态,以广大的胸襟容纳万物、从而获得不断的进益;外柔内刚谓谦让,其意在劝诫普通民众,在群体社会中彼此让出弹性的空间,以达到和谐的共处。以上三方面谦德成为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教育评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帝   古文经学   太学生   今文经学   儒家经书   郡国学校   汉代教育   鸿都门学   师法家法   地方学校  
描述: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前提下,各君主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措施,使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儒术独尊是汉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汉自建国以后的六十多年,以道家“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法礼并用,遂使政治趋于安定,经济复苏。但儒家学说在汉初是不被重视的,汉高祖瞧不起儒生,甚至摘下客人儒冠“溲溺其中”。后虽接受了陆贾、叔孙通的建议,也只是口头上称善儒家学
苏轼融合儒道佛的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禅   存在意义   独善   审美境界   儒道佛   穷达   理想追求   苏轼   儒家   学佛  
描述: 苏轼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典型意义,突出表现在他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在他之前,唐朝就有王维、白居易、司空图等人接受儒、道、佛的思想影响,即所谓“儒教饰其身,佛教治其心,道教养其寿”,三者互不相妨而成一心。宋代理学就以“月映万川”的看法,使儒家与佛老相融合,成了三教归一。从总趋势看,是三家融合;从其内部看,却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道德的矛盾,消极与积极的矛盾。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