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略论两汉儒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人帮”   史学家   历史   儒生   阶级关系   两汉   生产关系  
描述: 研究两汉儒生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借以消除封建史学家对他们的美化以及“四人帮”对他们的恶毒攻击,这是深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所需要的课题。
儒家考辨(下)--关于儒家之儒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学派   专门职业   知识分子阶层   奴隶制   地主阶级   中国历史   封建制   奴隶主   相对独立   形成过程  
描述: 组成的教育与学术团体。儒是由职业而得名,儒家是学派的称谓。从儒这一职业的产生,到儒家这一学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变革过程。至今,其中的细节,虽说还难以真正弄清,但是研究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探索中国古代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疑是有益
罗马化汉语拼音的历史渊源--简介明季在西安出版的《西儒耳目资》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化   汉语汉字   拼音文字   汉语拼音方案   西儒   出版   利玛窦   传教士   罗马字母   西安  
描述: 敬爱的周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里说:“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已经经历了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儿指的就是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初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而于1625年由法国传教士
儒家考辨<上>--关于儒家之儒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代   班固   儒家思想   历史地位   孔子儒家   古文经学   六艺   儒者   司马谈   章太炎  
描述: “儒”,的确是我们中国特产的一个“名物”。儒家,历来是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与中国的封建制同生死、共始终的,弄清了它,真可懂得中国之大半。历代思想家、经学家有关《儒效》、《论儒》、《原儒》、《说儒》的著作,真是汗牛充栋,难以胜举。新中国建立以来,史学界、哲学界的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开展了各种学术讨论和研究活动,而且已取得了显著成
儒家考辨-关于儒家之儒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儒家考辨-关于儒家之儒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上)
儒家考辨-关于儒家之儒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儒家考辨-关于儒家之儒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下)
《李笠翁曲话》简评——兼批“四人帮”的文艺创作模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人帮   戏剧史   戏剧艺术   曲话   创作模式   李渔   戏剧创作   戏剧理论   剧作家   戏剧作品  
描述: 我国的戏剧艺术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剧作家和戏剧作品,而且也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戏剧理论著作。《李笠翁曲话》(以下简称《曲话》)就是其中最全面,系统、最具
关于公孙尼子的《乐记》的断代和评价问题——兼与《乐记》批注者商榷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音乐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公孙尼子   儒家思想   汉书·艺文志   地主阶级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思想体系   吕氏春秋   评价问题  
描述: 关于公孙尼子的《乐记》断代问题现传《乐记》是春秋末战国初公孙尼所作还是西汉刘德所作?过去是存在分歧看法。但是多数意见是倾向公孙尼所作,虽有些人表示怀疑,却没因此一概否定《乐记》的历史价值。在“四人帮”以儒法斗
《学记》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记   教育学生   教师   教育经验   了解学生   比喻   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   互相促进  
描述: 部分,是我们应当继承的遗产。毛主席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
从孔子到孟荀——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儒经传授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   子夏   汉书·艺文志   子思   孟子   郭沫若   儒家八派   孔子学说  
描述: 的过程,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变迁,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课题之一。我在这里仅作扼要的叙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