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孔子到孟子:儒家“气志论”思想传承新探
作者: 李刚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气志  
描述: 上博藏简《民之父母》的出土,说明儒家的“气志论”始于孔子,而非孔子之后。与《论语》里孔子只言生理之“气”的记述不同,《民之父母》里孔子所言之“气”已经是心性论意义上的“气”。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气志论”调动起“为仁”、“复礼”的主动性,进而把“仁”和“礼”整合起来。郭店竹简中被认为是子思及其后学的《性自命出》篇“定志”说,是孔子和孟子“气志”理论的中间环节。孟子继承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气志论”和子思学派“定志”思想,提出“浩然之气”,进一步阐明“志”和“气”的关系,使“志”帅“气”,并突出“志”的
马一浮论三教同归性命之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一浮   三教   性命之理  
描述: 在马一浮看来,在具体的学的层面,儒释道三家彼此不同,但在道不可传、反己自求、得道于身这三点上是一致的,即求道的方向上是相同的。思想可因人而异,生命则是人人所同,三教同认不可传的道即指身心性命之理而言。此理乃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之理。它超乎一切有限生命之有,是证悟所了,非言思可及,故不可传;它又不离一切有限生命而发挥作用,作为其本心而潜在于每个个体生命的身心中,故可觉悟证受。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关系   研究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   传统儒学  
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儒学,是儒学的当代发展与当代形态。它的研究任务主要是:论证和阐明儒学的起源、本质特征、社会价值和传承发展规律;概括和阐述以人们“安身立命”为核心的价值理论体系;批判伪儒、陋儒和假儒,与时俱进,开放进取,积极更新儒学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之间是引导与被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与一般思想的关系。
从思想源流看儒、法专制主义之分殊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制主义   法家   儒家  
描述: 通过对儒家和法家思想源流的梳理,分析专制主义源头的发展脉络,同时指出儒家的专制主义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法家专制主义的不同。
当代儒学研究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反思
作者: 沈小勇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论   儒学研究   历史主义   当代  
描述: 当代儒学研究在历史主义价值取向下突出表现为"就史论史"、"以论带史"和"论从史出"三种史论模式。在对儒学的诸种"历史解读"中,历史主义的研究立场并不直接指向儒学理论的原创性生成和发展,"创造性的解释学"依然有其自身限定的问题视界和儒学知识论域。当代儒学研究在解读目的和研究方法论上,应当力图超越简单的"照着讲"和"接着讲",而是要在"对着讲"的全球文明视阈和现实问题批判中发展当代儒学,以直接"面向问题自身"的理论立场和知识勇气推动当代儒学原创性理论的生成。
荀子关于名的逻辑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名   辩说      
描述: 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有重要影响之人物 ,他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名逻辑思想体系 ,并系统地研究了名、辞和辩说之间的关系。其中名是荀子研究的重心。荀子关于名的逻辑思想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名的本质 ;名的种类 ;辞、辩说和名的关系。可以说 ,荀子在逻辑方面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 ,但令人可惜的是 ,他并没有大力发展逻辑学说 ,个中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以佛庄证孔:章太炎道佛视阈下的儒学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庄   绝四   章太炎   儒学   忠恕   天命  
描述: 以佛庄证孔,是章太炎借道佛义理解读儒家经典、融通儒释道的方法之一。他以"齐物"、"布施"证"忠恕",以"无己"、"断人我法我"证"绝四",以"有待"、"缘起"证"天命"等,一则说明儒释道之间具有贯通性,二则恢复了曾经被他贬低的儒学的地位。
论梁漱溟的儒学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梁漱溟   生命的学问  
描述: “五四”运动以来,梁漱溟怀着对中国和人生两大问题的忧思,强调行重于知,以“践形尽性”概括儒学的真精神;同时以西方生命哲学来诠释他的儒家哲学,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援西学入儒”的先河。梁漱溟坚守儒学理性主义的传统,认为儒学在近代中国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是未来儒家学说必然重光于世界。
“德礼”与“道法”:先秦儒、道“治道”的形成及异同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治   道家   道法   治道   德礼   法治   儒家   黄老  
描述: 老子为始祖,分老庄、黄老二派。黄老道家一派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诠释了老子的"失道然后德,失德然后仁,失仁然后,换然后礼"的思想,建构了迥异于周代传统的"道法体系",使道家之"道治"落实为"法治"。先秦儒道之争也相应地演化为"德礼"与"道法"之争。
《老子》一书中道的内涵及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内涵特色    
描述: 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它在老子哲学中既有主观的形上心灵境界之义,也有客观形态的超越的形上实体之义。这两种含义引导出了庄、王道家与道教两条不同的发展之路,并由此而形成儒、道、佛对道的用同理解。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