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语》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表达方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终极意义   本体论意义   生命的本质   孔子   生命哲学   语言思维   存在主义   《论语》   集注》   生命本质  
描述: 语言解着,意便不足。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读(论语)、(孟子)法》)从程颐的话看来,破译《论语膨的关键是不可“以语言解”,要“玩味”其中的含义,并且要进一步落实于生命的实践中去,如此方...
儒、释、道、医历史人物寿命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均寿命   敦煌文献   道家   中国古代   享尽天年   历史人物   遗传基因工程   健康水平   养生   古代历史  
描述: 根据我国著名学者姜亮夫、陈垣、陈国甫、任继愈、愈使初等人考证和审核过的史料,作者统计了从公元前472年至1910年,中国古代儒、释、医、道四家的历史人物共12021人的平均寿命如下表:这些统计资料来自世界上唯一的有2700多年不中断的编年史的中国,又经过专家的考证,在总体上应该是可信的。统计表明:一、古代历史人物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普通居民的水平。大陆解放前,中国的社会平均寿命35岁,古代历史人物的平均寿命639岁,比它高出近29岁。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以唐代为例,敦煌文献中有唐大历四年(76),悬泉乡宜禾里《手实》(即户口簿)记载了已死居民43人,平均寿命力.2岁。隋唐历史人物951人,平均寿命
战国诸子的使命感与散文的勃兴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子   使命感   战国时期   庄子   散文创作   使命意识   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分子   责任感   诸子散文  
描述: 本文所讨论的,便是战国诸子的使命意识对诸子散文勃兴的作用。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是最具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战国的知识分子尤其如此。儒家是最具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曾参将他的人生价值思想凝结成这样的几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①儒家的“仁”是一个最高的伦理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最高的政治观念范畴。后来的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学说,认为君主只要以仁爱之心去治理国家,天下的人都会归附于他,国家就会走向富强,社会就会走向有序。因而,曾参说“仁以为己任”,并非只是要求士大夫以“仁”修身,而且也包含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品格。战国时期,“儒分为八”,各家虽“取舍相反不同”②但以天下为己任却是他们的共同追求。被称为“孟氏之儒”的孟轲,从孔子那里接过这衣钵,后车数十乘,穿梭于各国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兜售“仁政”学说,希望像夏禹、周公那样,拯天下于水火之中。他曾自许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③盂子的这段话,表现着他十足的自信。但其中包裹着的,却是他对于当时社会的深沉忧患和由这忧患而产生的一颗拨乱反正的不已之心。在人们的心目中,道家似乎是最不愿承担社会...
郭店楚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礼记》   公孙尼子   《汉书·艺文志》   《性自命出》   《子思子》   楚简   《乐记》   《缁衣》   性善论  
描述: 本文对新发表的荆门郭店出土的儒家文献中的《性自命出》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此篇在早期儒家中的学派所属提出了三种可能性,即子游、公孙尼、子思,而倾向于认为属《公孙尼子》;认为此篇中的以好恶论性、以喜怒哀乐之气论性的思想不是性善论,由此论证了性善论在先秦儒学发展中并非主流思想。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文化继承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继承性   社会主义义利观   传统义利观   义利问题   义利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义利论   价值标准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精神  
描述: 社会主义义利观.应当十分重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c一、传统又利观的历史演进义利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或重义轻利,或资尚利,或重利轻,抑或两者俱轻,汉以前的儒、墨、法、道各家
凡尔纳作品在中国的命运
作者: 暂无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知识   地理知识   外国文学   格兰特   科学小说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品   现实与幻想   50年代  
描述: 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全世界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喜爱外国文学的读者,大都读过他的作品。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50年代,就出版了凡尔纳的选集,其中包括《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个星期》《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等。当时发行很广,特别是在国家号召大家学科学的浪潮中,青少年都普遍阅读这套书。凡尔纳的作品,既能增加科学知识、地理知识,而且其思路开阔,又能增进情趣。
关于“儒”的原始意义的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文化教育   徐中舒   原始意义   孔子   儒者   甲骨文   郭沫若   章太炎   《周礼》  
描述: 对“儒”原始意义探讨,西汉的司马父子、刘敬;东汉许慎、郑玄、应劭;南朝皇侃;唐朝颜师古、王冰;宋朝朱熹;晚清俞樾、孙让等人均有精彩而又迥异的论述。二十世纪章太炎、胡适、郭沫若等国学大师对此展开了大讨论并产生了种种代表性观点。在详细研究关于“儒”起源问题的研究史后,可总结为,儒的涵义大凡历经了三变:殷商时期的儒、西周时期的儒、春秋时期的儒,并可勾勒出儒的早期发展变化的线索。
“言”与“德”:意义世界的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   古代知识分子   伦理中心主义   中国文化   道德理想主义   道德实践   “德”   “内圣外王”   意义世界   写作活动  
描述: “言”与“德”:意义世界的建构张清民一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主义色彩,其特征“与其说‘儒道互补’,不如说‘儒性表里,道一贯之’贴切。‘道’即‘天人合一,天理人伦’的自然之道,道下贯而成人的道德之性,即仁即诚”①。这种伦理性质的文化...
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文化缺陷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辩证逻辑   自然观   李约瑟   科技观   科学技术   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科技   求真精神   近代科学革命   科技发展  
描述: 。所谓“一天人”即天人合一,不是把天地自然视作认知的对象,而是扩大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掩盖了人与自然界的分立和斗争,这就不能激起人们对科技的热情追求。而求真知被认为实质在于至善,求善即求真,这就是“同真善”。它对知识的价值缺乏认识...
儒家思想对我国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改革与理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中国   文明建设  
描述: 江泽民同志曾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题词:“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在我国,在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和建立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观念时,离不开对儒家伦理思想在内的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继承。可以说,搞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不研究儒
< 1 2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