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伊儒对话语境下身、性、心、的内涵及其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儒对话     伊斯兰教       儒家  
描述: 身、性、心、是理解人类与自身、人类与世界、人类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道德等命题的重要范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大批穆斯林学者和儒家学者一道,殚精竭虑地对这些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并赋予
“义利之辨”与孟子的社会分工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分工    
描述: 通过提升""的地位至于和"仁"相互限制平衡的高度,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何必日利"与"以利为本"之间,隐含着某种理论紧张。使这似乎紧张的两端能够在其观念体系的总体中重归统一的关键,是孟子
文明和宗教视域中的亚洲主义及其省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与有   一与多   宗教—文明—国家   绝对无哲学   文化亚洲主义  
描述: 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亚洲主义思潮在文明、文化意义上的总体现象和内在逻辑。不同于作为军事、政治的侵略策略的“大东亚主义”,亚洲主义曾经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和“启蒙与救亡”模式相抗衡的“文明论”和“文明国家”的叙事脉络,融合吸收了儒、释、道等东方传统的“虚静”“空性”精神,试图逆反“文明/野蛮”的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必须深入剖析部分亚洲主义者在政治选择和文化选择之间的关联,特别是通过章太炎等“亚洲和亲会”的宗旨、京都学派的“绝对无哲学”,官崎滔天等人的“亚洲—中国革命”思路,以及周作人、三岛由纪夫、胡兰成等人在宗教、文明和国家之间设置的“亚洲主义转喻链”,才能回答以“东方文明自身的现代选择”为旗帜的“亚洲主义”思想,如何会被“帝国主义”“国家主义”吸收乃至利用的问题。
儒家“义务对等”型法正义思想及其异化反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法权   儒家   法正义   义务对等  
描述: 自始至终,儒家法思想都将世俗人际“正义”作为其终极价值追求。它以“五伦”宗法关系为主干,依据“名分相称”的公平原则,运用“礼法”在各社会主体间对等分配宗法义务——“十德”,意欲塑造一个“义务对等”型正义社会,形成了其法正义思想体系。然而在传统法制史中,它却异化为了“义务本位”的不公正法律制度。这并不能否定儒家法正义思想的自洽存在,但警示儒家不可忽视“民主共和政体”对法正义实现的前提意义。儒家法正义思想的构建与异化启示当下法学理论:人民牢牢掌控立法权和社会各阶层充分参与立法,是法正义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不必迷信“权利”,通过对等分配“义务”,亦可达致正义;诊疗当下“权利迷信”所致的“私欲膨胀”问题,气质迥异的儒家法正义思想必可大有作为。
大小传统的符号释义学解读——关于“天地君亲师”与儒学民间形态的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生命   中国文化   生活世界   社会秩序   文化秩序   释义学   小传统   符号化   儒家   政治秩序  
描述: 时间:2003年9月21日地点:阳明精舍录音:黄沛骊(四川大学博士)整理:张明(美国夏威夷大学硕士)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农村堂屋常挂有"天地君亲师"牌位,现在有的地方改成了"天地国亲师"。这种牌位集中代表了儒家的价值,是儒家思想民间化发展的浓缩。儒家有三本:天地是生之本,祖宗是人之本,圣贤是文化之本。天地君亲师中,"天地"可以生万物,"亲"是生命的来源,"师"由圣贤来代表,没有圣贤教化,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的人。
“儒教与公民生活”综合讨论提纲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士大夫阶层   基督宗教   公民宗教   儒家思想   个人主义   儒家伦理   民间宗教   中华帝国   儒教  
描述: (1)身为宗教社会学家,长期关心儒学、儒家思想、儒家伦理、儒教在当代社会的命运,很感谢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能够在台召开这个重要的"儒教与公民生活"研讨会,让我可以就近参与观察与讨论。(2)历来
《太极图说》思想在清代伊斯兰哲学中的运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斯兰教中国化   《太极图说》   哲学运用   周敦颐   伊斯兰哲学  
描述: 《太极图说》是宋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代表作,他将宇宙生成过程以太极图的形式表述,并以文字进行解释,开儒家系统探究宇宙天地和人类生成之先河,对清代回族穆斯林学者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清代回族穆斯林学者借鉴和运用了《太极图说》的论证方式和学说,将宋代理学家的思想吸收与融合,并运用其中的“无极”“太极”“阴阳”“动静”“五行”“四时”“人极”“修之吉、悖之凶”等术语、理论和思想,以阐发伊斯兰教义、伊斯兰教宇宙观和人生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世界伊斯兰哲学。以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复初为代表的一大批兼通伊儒学说的回族穆斯林学者,通过著书立说“以儒释伊”,承担了把中国理学思想和伊斯兰文化哲学体系融合并推进到更严密更高层次的历史使命。
作为国家宗教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关于“儒教”争鸣问题的可能解决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原道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争鸣   国家宗教   宗法性传统宗教   儒教  
描述: 儒教问题争鸣是学界一个重要的学术公案,争议的核心在于儒学思想体系的宗教性。本文回顾了历次争论中的主要观点,主张采用牟钟鉴、张践关于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论述,代替备受争议的儒教说,回复其教化的本来意义。本文认为儒家思想的宗教化是宗法社会形成、宗法性传统宗教确立后儒学自我调适的过程,儒学之有宗教神性,亦是在汉代与国家宗教结合后出现的。董仲舒建立了作为国家宗教的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神学体系,完成了这一宗教的儒学化。本文最后从天人感应与祯祥妖异、运命定数与吉凶祸福、梦验、教争中的正儒形象等几个角度论述了文学作品中的宗法性传统宗教思想。
儒学的多维视域
作者: 朱汉民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意义   出版过程   内圣外王   现代学科   礼学   儒学研究   现代学者   下定义   人格心理学   文化地理学  
描述: 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学问?这个问题对于许多儒学或国学的研究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回答的问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参加一个儒学会议。在正式讨论之前,有学者建议:我们能否先给儒学下一个定义再讨论?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建议。于是,到会的学者纷纷发表自己认可的儒学定义。几个小时以后,与会学者一下子就给儒学下了二十多种不同的定义。有的是从儒学的传统涵义下定义,包括将儒学看作是仁
《原道》的历程和大陆新儒学的崛起:纪念《原道》创刊二十周年
作者: 杨万江   来源: 原道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夏文明之道   大陆新儒学   原道  
描述: 本文回顾了《原道》在过去二十年的思想学术历程,并在“原华夏文明之道”的使命上,描述了“大陆新儒学”的形成及其思想学术的初步成就和格局,以此纪念《原道》创刊二十周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