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释道精神与中国人的宗教心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儒释道   天命  
描述: 以儒释道精神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儒教、道教、佛教作为宗教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尤其体现为对其天命、鬼神崇拜意识等宗教心理的塑造。在儒释道教化大背景下阐释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意义的。
利玛窦佛教的转变及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利玛窦   传教士   辟佛  
描述: 基于入住中国之考虑,利玛窦曾通过"以僧自居"之方式获得中国官方与百姓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却越来越感到早期所使用的佛教权设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成为传教途中的一大障碍,致而他果断采取了"弃僧附儒"之策略,并公开对佛教发起攻击。然令其始料不及的是,此举虽然看似合理,但却给基督教在中国日后的传播自设了更大的障碍,乃至一度陷于被驱逐中国的危机之中。
徐复──无畏护义是真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主义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思想   徐复观   反传统   文化哲学   自由主义   人文精神   忧患意识  
描述: 徐复──无畏护义是真儒
论元末士大夫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忠义观念   元末   士大夫   国家意识  
描述: 元明鼎革之际,一大批士大夫高扬儒家道论旗帜,恪守忠义观念,坚决与农民起义军为敌,并通过"死节"这一极端方式践履了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为拯救元王朝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最后的努力。然而,他们的忠义精神和死难行为并不能阻止元王朝的覆亡之势,元明嬗替的历史洪流最终淹没了他们"我元进士,有死无二"、"虽非进士,但亦忠魂"的生命呐喊与道德呼唤。
清代江南科举世家的典范式崛起:以吴县潘氏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世家   清代   江南  
描述: 竞发,对清代中后期政治、社会、文学、文化及学术影响深巨。通过梳理吴县潘氏世系及其崛起的天命人为因素,将家族崛起置于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景深中,探究家族文化与文学典范性成长的动力与过程。
《红楼梦》非儒思想易理关系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非儒   《红楼梦》  
描述: 《红楼梦》“言情”主旨、“崇女贬男”观点,以及自然随性生活态度,与儒家“重礼抑情”倾向、“男尊女卑”等级观念、刚健有为精神品质相反对立。基于《易经》哲学思想具体化解读视角的小说非儒思想研究,揭示小说非儒思想与《易经》哲学本质内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与原始儒家思想切合与后世儒家观念对立的原因,助益当代客观评价小说非儒思想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江西派诗歌创作论理禅渊源及文学表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观   理学   禅学   江西诗派  
描述: 江西诗派诸诗人对诗歌创作思维极为重视,而其理禅兼修的学术渊源使其观照外部世界的“活”成为其诗歌创作思维论的核心。这种兼具儒释特色的活观照物的方式进入诗歌创作思维,使其诗歌明显倾向于书写创作主体所
张之洞对传统义利之辨的继承与突破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利   私利   义利之辨   张之洞  
描述: 张之洞于时代裂变的晚清时期,应对民族危亡,在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的基础上,提出了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的观点。他试图通过对利国之与利民实相表里的论证,完成对传统的不与民争利到公利不可不讲的转化。而他对私利不可讲的坚守,在体现了他作为儒臣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使其对义利的认识无法迈进近代的门槛。
刘勰“风骨论”与儒家审美精神的历史关联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骨论   刘勰   《文心雕龙》   儒家  
描述: 。从这种人格观念出发,同时也形成了风骨论中所蕴涵着的传统儒家中而彪外的文学和辞尚体要的文辞,它们都构成了刘勰风骨论的美学内容。
奉儒行道与崇道信佛——卢照邻思想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行   卢照邻   价值判断   思想述评   崇道   政治热情   家族意识   思想发展  
描述: 文章对卢照邻一生的思想发展脉络作了清晰而缜密地阐述。卢照邻幼年时的阅礼闻诗,有志仕途,属门阀观念、家族意识的影响。从十三岁起,游学从师,研习经史是为出仕从政的准奋。卢照邻到长安后,干谒公卿,交接名流,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其人格理想与价值判断发生转变,由“代贵人才”转入对政治建树的追求。向往以儒家思想安邦治国,维系世道人心。但长期沉居下僚又使他感到厌倦绝望,于是从奉儒学道的政治热情转向著述事业。而政治失意的袭扰则又使他转向老庄哲学,退隐山林,纵情诗酒,是他人生价值的第二种选择。进而又尊崇道教,学道、炼丹、服饵,以求长生不死。长生未得而病情恶化,身心痛苦,又使他转向佛教。尽管晚年学道服饵同时茑信佛法,却仍然不能淡忘人事,奉儒行道仍是他的基本价值取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