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宗教与道德劝善
作者: 赖永海   王月清   来源: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伦理学   宗教  
描述: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的基本义理与思想,史论结合地揭示出其中所蕴涵的伦理价值取向与道德教化功能。
儒道德治精神与圣功法门
作者: 暂无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圣功   德治   儒家  
描述: 中国传统德治理论是以治者的修身为基础的 ,但同时也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修身和教化的法门是圣功修行。儒、道两家都提倡圣功修行 ,但旨趣有所不同。道家圣功是为了达到“自然”的境界 ,而儒家圣功则在通过
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倡立孔教的活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儒入教   宗教   孔教   援西入中  
描述: 清末民初 ,康有为出于保国、保教的现实需要 ,根据自己独特的宗教观 ,利用儒学与宗教的某些相通之处 ,进行了儒学宗教化的探索 :他“援西入中”——实现儒学的近代化 ;“纳儒入教”——实现儒学的宗教化
试述朱熹理学思想对南宋以来徽州社会的影响
作者: 余亚青   来源: 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徽州文化   朱熹   理学  
描述: 朱熹理学思想对南宋以来徽州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它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本文试图从政治上的意识形态、经济上的徽商和文化上的儒教化三个层面阐述这种影响。朱嘉理学思想在徽州能产生无人比拟影响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内涵的精深,在于统治阶级的推行,在于当地社会的接受和民众对这位同乡的认知。
康、梁“蒙养”差异及其对清末学术的不同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养   教化儒       王者儒  
描述:教化儒”的家风和“客家人”的拓荒习性 ,在幼年梁启超的心灵中就栽下了“仁、勤、慧”三根 ,这便决定了他一生的学术主“动”而重“用”。康氏所重之“体”,乃是贯穿于物界与人界的平等大同之境 ;而梁氏所主之“动”,乃是从物之成因的角度讨论人与万物因其“自动”而新新不已
干宝史学思想钩沉
作者: 暂无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干宝   史学思想   崇儒贬玄   历史编纂学   历史变化论   《周易》变易观  
描述: 受《周易》变易观的影响,干宝具有丰富的历史变化思想,这使他在剖析历史时能够深入事物发展的内部,获得一些迹近真理的认识。从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出发,干宝非常重视学术的教化作用,极力崇儒贬玄。同时干宝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
作者: 暂无 来源: 道德与文明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   意义治疗学   心性道德     弗兰克  
描述: 受弗兰克意义治疗学的启发 ,本文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意义治疗分别体现为 :儒家倡导孝悌人伦、仁义为教 ,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 ,并强调主体的自觉性
张载关学学风特质论:兼论张载关学学风的现代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载   学风   现代意义   关学  
描述: 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张载关学学风之特质体现为 :“勇于造道”、“志道精思”的道学建构 ;“道学、政术”不二的政治主张 ;“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方法 ;“以礼为教”、“敦本善俗”的社会教化使命
「心性之学」在教育上的运用--从《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说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学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疗     道德       空无   意识   心性   场域  
描述: 、缘起性空(悲)三、「儒、道、佛」与「意义治疗」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并强调了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道家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佛教深化了意识层次
洛学、新学、蜀学异同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学   蜀学   新学  
描述: 变法改革,来挽救由于北宋王朝积贫积弱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局面。只是在具体方法上出现了分歧,王安石变法的总目标是富国强兵,总方针是“理财”、“通变”;二程则认为应该通过行仁政、重礼义、重教化的办法调整社会关系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