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
作者: 李启谦   姜林祥   来源: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孔子  
描述: 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
“子见南子”与前人注疏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   论语   子路   国民政府教育   孔子   前人著述   注疏   林语堂   子见南子   图书馆  
描述: 》曾辑录此案的资料。最近,从图书馆借来刊载林剧的《奔流》杂志,我读后觉得这个剧本的主旨在于表现孔教与艺术的冲突,并没有“侮圣”的意思。尽管剧本没有表现出孔子的智虑明达,但作者怀着善意却是明显的。我甚至
儒学小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参加会议   小议   讨论会   孔子   精神支柱   浙江文化   儒学   市人民政府   基金会  
描述: 最近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浙江社会科学院与浙江衢州市人民政府三个单位,在孔氏南宗的所在地衢州联合主办了“儒学与浙江文化”讨论会。孔氏南宗七十五代孙孔祥楷应邀参加会议。他在会上说,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延续
周公遗范与儒家礼乐文化的发展模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乐教化论   孔子   礼乐制度   《诗》   天地   礼乐文化   遗范   周公   儒家   天命  
描述: (一) 《说文解字·人部》:“儒:柔也,术士之称。”章太炎说:“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是儒,儒者术士也”,又说:“是诸名籍道、墨、刑法、阴阳、神仙之伦,旁有杂家所记、列传所录,一谓之儒……故号遍于九能,诸有术者,悉赅之矣。”然而,儒家所谓“儒”却是一个学派的名称,是孔门学者的“类名”,非泛指“术士”。或者说,孔氏之儒是从古代“术士”中分化出来的。所谓“儒”原本是宗教之术士,专司祀天地,祭祖先,理鬼神一类的宗教事务,所以熟悉礼仪舞容,天文占候,以及《诗》,《书》,《礼》,
辟韩非“儒分为八”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历时性   分派   儒家学派   现代新儒学   儒家思想   子思   孔子   韩非   共时性  
描述: 近年来学术界在儒家思想史中,对第二期新儒学心理气三派不同观点的逐一剖析,和对第三期现代新儒学一、二、三三代著名人物的开展研究,都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相反地,对初期儒学的形成和发展则未予适当注意,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本文旨在就初期儒学的发展,特别
继承旧道统 创立新儒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道   原人   新儒学   孔子   孔孟儒学   韩昌黎   韩愈   圣人   道统   人性思想  
描述: 儒学是韩愈思想的核心。研究韩愈的儒学思想对全方位地把握韩愈,评价韩愈的成就具有决定意义。本文试图从韩愈对孔孟儒学道统中人性思想与建立在人性思想上的仁政为核心的思想的继承,在继承孔孟这一儒学道统的基础上,创立新儒学的深刻内涵,韩愈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比较及韩愈新儒学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对韩愈作定位性的认识。 一 《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云:“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士多尚古学,效扬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此论切合韩愈
关于乾嘉学派历史贡献之我见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制政治   政治影响   魏晋时期   王鸣盛   老庄思想   孔子   历史贡献   成就   乾嘉学派   理论基础  
描述: 乾嘉学派以研经治史为主要内容,其历史贡献首先在于所研经史之成就和意义。经学的发展受不同时代政治影响而有汉学、有魏晋时期杂合老庄思想的玄学、有唐代佛教盛行而引佛入儒、发展到宋代达到顶点的理学等发展阶段。二千年来,它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奉为专制政治的最高教条、思想和理论基础。人们只有尊从不敢稍
鲁迅·孔子·官本位:重读《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孔   中国传统文化   文章   鲁迅   孔子   批判   孔夫子   现代中国   儒家学说   官本位  
描述: 鲁迅批判“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文章很多。就其杂文而言,比较集中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的就有《十四年的“读经”》等10多篇。在中国现代文化界,对于儒家思想认识之深刻,批判之尖锐,恐怕莫过于鲁迅了。但我认为,在鲁迅所有的所谓“批儒”的文章中,最有分量的一篇是《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可以说,这是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篇纲领性的文章。这篇文章,视野广阔,侧重说理,不但居高临下给我们论述了许多问题,而且启发我们去思考更多更深的问题。关于文章的内容是大家所熟知的,这里不需多说。我想说的是我读这篇文章时所想到的一些问题。
王充是鸿儒《论衡》宗孔子:兼论学派划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鸿儒   原则与方法   学派   王充   归属问题   孔子   《论衡》   儒家经典  
描述: 关于王充的学派归属问题,争议颇多。本文认为,王充的思想杂采诸子而有创新,但对儒家继承最多。王充批评过孔孟,但又对孔孟极其尊崇,称孔子为“圣人”、“诸子中最卓者”,肯定儒家经典“万世不易”。王充赞同
论墨家伦理观的真髓及其价值——从儒、墨比较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生活   墨子   宗法关系   个人功利   功利主义   墨家思想   伦理观   伦理价值观念   孔子   儒家  
描述: 在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儒、墨同为显学,但自汉代起,儒术独尊,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念遂逐渐主导了中国人的社会伦理生活,变成了一种人所共遵的思维与实践原则,而曾一度其官盈天下的墨家思想,则渐渐沦为绝学,很少再有人问津了。乃至于在今天,对墨家思想的研究依然是相形见绌。实际上,通过比较研究即可发现,墨家的学说并非是一无所是的肤浅之论,其中不乏极具价值而又为先秦诸家所不及的真知与洞见,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扬。一正如一位现代西方哲人所言,入类——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都面临着同一个课题,都要解决同一个问题:怎样克服分离,怎样实现结合,怎样超越个人的自身生活,并找回和谐。对此,许多中国先哲都曾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如老子即持“无为”说,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杨朱则倡“为我”论,认为只要人人自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