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儒道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践履   道家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   人性善   理学家   基本内涵   孟子   人性自然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多种思想成分并存互补的方式存在和延续着的。不过,由于在秦汉之后出现了“儒、道传而墨法废”(王充:《论衡·书案篇》)的现象,所以,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问题时,经常提到的是儒道的互补。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儒道互补”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研究者们较少对它进行系统具体的探讨。以下我拟从“儒道互补”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及其理论建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中国宋代哲学》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春秋战国时期   宋代   佛教   学术思想   焚书坑儒   三教   文化发展   独尊儒术   儒学  
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发轫于殷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名、阴阳等诸家并起,展开了思想争鸣,达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发展受到一次严重挫折,但是秦朝不久遂即灭亡,汉代继起,学术逐渐复苏。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进入经
读《佛学与儒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化   佛学   中国佛教   佛性论   儒学化   宗教理论   儒家学说   佛教中国化   佛教理论   儒佛关系  
描述: 赖永海写过一本《中国佛性论》,有人嫌其题目太大,是企图一笔画出中国佛教来。然而有识者却效此方法作博士论文,并获得成功。如今赖永海又写了一本《佛学与儒学》,企图一笔画出佛儒两家,题目更大了。下一步他还要作什么题目?我们将拭目以待。大之弊在疏,然小之弊在琐。要使人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个对象之概貌,不大是不行
试论中国佛教哲学体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境界   神不灭论   中国佛教哲学   心性论   思想体系   宇宙   天台宗   禅宗   儒家   印度佛教  
描述: 中国佛教哲学作为整个体系来考察,它是一种包含着丰富而复杂内容,表现出特定思想功能、作用的有机结构体,是一个既区别于印度佛教思想体系,又区别于中国儒、道两家思想体系,具有自身特殊结构的独特思想体系。这里,我们仅对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元素、结构层次、思想核心、多重联系、功能、作用诸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从利玛窦对儒学的批判看儒耶之别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佛教   利玛窦   传教士   基督教   上帝   宗教伦理   儒学   天主教   文化思想  
描述: 明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华之根本目的是以天主教归化并改变中国,但儒学的强大力量及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不仅未能使传教士们达到其目的,相反,“理性的狡狯”却使中西文化皆受益于以传教士为媒体的文化交流。为了在中国立稳阵脚,传教士们不得不与儒学进
论宋明理学的基本性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宋中期   哲学体系   道学   心学   宋明理学   程颐   周敦颐   宇宙人生   圣人   基本性质  
描述: 一、道学、理学、心学 北宋中期,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著书立说,各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他们宣扬所谓“圣人之道”,标榜所谓“圣人之学”,有时以道、学二字并举。后来,他们的学说被称为“道学”,亦称为“理学”。 程颐在所作《明道先生墓表》中说:“先生名颢,……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于四百年之后,得不
佛光烛照下的一代儒宗--梁漱溟文化思想探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熊十力   文化路向   民族精神   世界文化   人生态度   梁漱溟   文化心理学   文化思想   理性  
描述: 一、在“究元决疑”的生命进路上一个在十八、九岁时两度“几取自杀”的人,过了三十年,在一次历险后说:“……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漱溟最近文录》,中华正气出版社1944年版,第69页)这几近狂易的精神情态在常人看来是可笑的,而且即使是与之相知颇深的熊十力,也致书以“发疯”、“狂妄”相讥评。然而,它终是梁漱溟独异生命格范的真切表露。他回答他的朋友说:“狂则有之,疯则未也”。
论《吕氏春秋》的儒家思想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班固   儒家思想   集论   《汉书·艺文志》   《吕氏春秋》   吕不韦   议官   十二纪   公元前  
描述: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8年),是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体著作。《史记》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万言。”(《吕不韦列传》)因为是集论,汇集了儒、墨、道、名、法、阴阳等各家的思想,《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班固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诸子略》)班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虽然杂,但是这并不是
《文心雕龙》之“道”辨--兼论刘勰的哲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之道   道家   灭惑论   《文心雕龙》   神理   “自然”   “道”   玄学   “自然之道”   佛教思想  
描述: 对于我国萧齐时期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之所谓“道”,解放以来发表过意见的人,火部分认为是儒家之道,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是道家之道或佛家之道。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之“道”的内涵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
关于《文心雕龙》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之道   佛儒合一   刘勰   道的内涵   《文心雕龙》   道家之道   解放前后   儒道佛   《原道》   “自然之道”  
描述: 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道,解放前后发表过意见的人,既有认为是儒家之道,也有认为是道家之道,但少数认为是佛家之道或儒道佛三家之道。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而近年又有人认为《文心雕龙》之道的内涵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我对上述看法不敢苟同。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