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专制主义   儒家思想   封建统治者   科学技术   我国传统文化   《孟子》   《论语》   伦理道德   儒学  
描述: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各家各派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其后这些学说都渐渐融合积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不过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也认识到儒家思想有利于它们的...
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信仰对象   中国古代   “诚”   信仰概念   “信”   《论语》   精神境界   献身精神  
描述: 传统文化中的信仰概念刘建军我们现在使用的“信仰”一词,最初来源于佛经,但在近代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近代以来,学者们把“信仰”一词对立干西方的信仰概念,从而使它成为一个通用的流行的理论概念。这种情形使人产生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
儒学的更新与朱熹在儒学发展中的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朱子语类》   《四书》   《太极图》   儒学发展   朱熹   董仲舒   政治思想   孟子   《论语》  
描述: 儒学的更新与朱熹在儒学发展中的贡献钟肇鹏从孔子到朱子,儒学的发展变化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从孔子开始,儒学即表现了善于抉择、博采众长的开放性特征,虽然儒家历来祖述五经,宗师仲尼,但每一阶段的儒学都吸收了一些新的东西。而且对儒经的侧重点也有不同。朱熹集理...
中庸:从孔子到子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子思   “德”   孔子   中庸思想   德之行   《论语》   “致中和”   “中”   “中庸”  
描述: 中庸:从孔子到子思余润泽,郭沂中庸是儒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先秦儒家中,对中庸论述最多者,莫过于孔子和子思。从整个中庸思想的发展过程看,从孔子到子思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考辨有关文献,对这一环节作一探析。“中庸”这个复音词是由“中”、“庸”两个单...
从《论语》看孔子其人——《论语》论之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利   思想变化   显学   子路   孔子   韩非子   《论语》   子贡   孔子学说   颜渊  
描述: 对孔子的认识,历代各有不同,同一时代亦因人而异;这种情况自孔子死后即已出现(见《韩非子·显学》:“孔、墨之后,儒分为八”云云),迄于近世始终如此。即使同一个人,由于自身思想变化或出于功利需要,对孔子的认识前后发生180度的变化,以至翻来覆去,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位沉默的老人,两千多年来曾不断地被当成工具加以利用。然而,他
儒家义利观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义利观   道德规范   现实政治   “义”   君臣   学术思想   孟子   《论语》   孔子义利观   道德修养  
描述: 义利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造说于先秦诸子,儒、墨、法三家犹重(道家崇尚自然,而“义”“利”均属人为,故同为道家所不齿)。基于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各家各派的义利观亦有所不同,甚至相互对立:儒家重修养,强调个人心理上的和谐平衡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因此在处理“义”“利”关系时,要求重义轻利,反对“以利害义”;墨家重“利”,同时也贵“义”,他们
孔孟忠恕思想新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探索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依据   人格观   角色转换   孔孟思想   民为邦本   西方思想   《论语》   理想人格   近代思想   忠恕  
描述: 忠与恕的和谐统一是孔孟一以贯之的道,是孔孟的理想人格,是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理想政治的理论依据。然而,忠并不是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那样的愚忠,那不是孔孟的原意,而是后世俗儒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制造出来的谎言。根据《论语》和《孟子》,忠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对人的真诚态度和对事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即孔子所谓“人为谋而不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忠信,行笃敬,虽变貊之邦,行
尊崇孔夫子 打倒孔家店——胡适对孔子和儒教的不同态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倒孔家店”   胡适   教育哲学   科学精神   中国古代   中国哲学史   孔子   孔夫子   《论语》   同态  
描述: 胡适对孔子的态度,一般都以为是否定的,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加上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不留情面,所以人们往往都认为他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一个反孔派。然而,胡适本人并不接受这种看法。早在1948年,他在致陈之藩的一封信中就说过:“关于‘孔家店’,我向来不主张轻视或武断的抹杀。你看见了我的《说儒》篇吗?那是很重视孔子的历史地位的。”①直到晚年,他在口述自传时仍然念念不忘这件事:“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的。我对十二
《论语》管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译注》   《论语》   杨伯峻   “因”   君子不器   《经传释词》   《说文》   传统文化   “作”   《论语今读》  
描述: 古今注《论语》者,不止千数,皆各有所本,各有所凭,代有所因,世有新说。不外因循以求正统,损益以显己功二意。故孟子受业于子思,《论语》汉分为“三论”;汉儒称阴阳五行,程、朱言性理道气。与时推移,顺世沿革。不变者存其初始,可亲;变者用其恒常,可敬。千年浮沉,今《论语》及其它传统正典似又有获宠之势,注译者如雨后春笋纷纷杂出,书肆则间有新作可阅。此于深爱《论语》及儒学者,固不失为一件快慰之事,即于欲稍进而探孔学“宫室之美”者,
先秦诸子思想成语化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四字格   成语化   《孟子》   《孙子兵法》   成语词典   《论语》   先秦诸子   《韩非子》  
描述: 先秦诸子著作经过长期的传播,其思想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耳熟能详的词句、典故,像闪闪发光的金沙一样,逐渐积淀在语言长河的河底,形成了数量颇巨的成语,特别是社会影响较大的儒、道两家著作,所产生的成语数量远远超出其他诸家。统计《精编成语词典》中所载成语,注明出于《论语》的有178条,《孟子》159条,《荀子》49条;《老子》32条、《庄子》180条;《韩非子》49条;其他如《墨子》、《孙子兵法》等70多条。
< 1 2 3 ... 23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