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家伦理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   文明   儒家  
描述: 。而世界文化, 在十九世纪以降, 由於科技的发达及带给人们许多的方便, 逐渐的,科技生活成了人们生活的重心,科技的价值观也成了人们的价值观, 由简单、方便、相对性成了判断的标准及知识的来源,遂造成了个人安身立 及社会价值观的失落。本文希望从儒家伦理的描述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 出若干见解。
儒学的现代困境与未来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当代新儒家   儒学现代化   儒学  
描述: 儒學在現代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它在傳佈時遭到現代民眾的普遍冷漠。現代民眾之所以冷漠儒學,是因為他們對儒學缺乏特殊的親近感。這說明只有用心培養現代民眾對儒學的特殊情感,儒學才能在代社會內求得長足發展。但在現代新儒家看來,振興儒家用不著刻意培養現代民眾對儒學的特殊情感,因為現代民眾因其生存困境而必然會自動地認同儒學。針對這一看法,本文強調:在儒學學影響社會的傳統模式已失去效用的現代,儒學欲擔當起現代使命,關鍵在於贏得現代民眾的真誠的認可。而儒家欲贏得現代民眾真誠的認可,根本不在於爭取現代民眾對它的正確認識,而在於以切實的方式培養現代民眾對它的特殊情感。
新儒家「民主开出说」平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主体   幽暗意识   辩证法   内圣外王   民主政治   儒家思想   道德理性的自我坎陷   自由   自由主义   政治的正义观  
描述: 立宪制度。这些观点引起李 明辉先生的回应,分别以两篇文章来反驳上述说法。本文先厘清「民主闻出说」的定 及内涵,然後说明张显先生的「幽晴意识」说虽有创意,但不够周延,因为性恶论 与性善论都是各有所偏
董仲舒政治哲学与宇宙论进路的儒学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繁露   仁义   天人相感   方法论   孔子   董仲舒   政治哲学   孟子   宇宙论   儒学   人性论  
描述: 本文旨在探究董仲舒的理论活动中的哲学创作意义。董 仲舒藉由政治问题的思考,提出「改制J r 祭天J r 教化」等规范原 则,遵从德治主义,从而丰富了儒学内涵,但是立论依据都指向天 意志的存在,天意志的内涵就是儒学原理,这就是宇宙论进路的儒 学建构。理论构作的方式就是将自然秩序予以德性化, 至於自然秩 序的知识则是援引自秦汉之际的自然哲学知识,所以董仲舒并不是 宇宙论知识的创造者,他是藉由宇宙论进路而建构哲学理论的儒学 家,主要就是藉由「天人相感说」而使用阴阳五行等概念架构起来 的理论体系。此外,他对於君王教化的问题、以及仁义概念的讨论、 及君王统治术的观点都有值得检讨的地方,亦为本文所论及。董仲 舒之学以一强势思考模式进入历史,产生影响,却并不表示这套思 想就是真理,但是他却是中国哲学真理观建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 手呈。
劳思光论儒佛之异:以肯定世界与否定世界的主体性理论为核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肯定世界   心性论中心之哲学   否定世界   劳思光   主体最高自由  
描述: 劳思光对儒佛之异的总论断,一言以蔽之,儒家以化成的精神肯定世界,佛教则以舍离的精神否定世界。整个论证的要义可以简述如下: 一、就哲学理论型态而言,「宇宙论中心之哲学」与「形上学理论」(及两者的混合系统)的理论效力,均低於「心性论中心之哲学」。 二、在德性与价值方面,宇宙论中心哲学与形上学理论及其混合系统,对价值做一「存有论解释」,有两型态,或为天道观,或为本性观,皆有不可解的难题,而心性论纯就「主体性」观念立论。 三、原始儒家孔孟与宋明新儒家陆王的哲学皆以心性论为中心,整个佛教教义亦是一心性论系统,故紧扣主体性建立其各自价值论。 四、儒佛异同可由清理哲学问题的四个设准逐一看出:价值根源之设准、自我境界之划分、价值自觉之两型、世界意义之设准。 五、儒家哲学的主体性及其活动方向在肯定世界,表现化成精神;佛教的主体性观念则否定世界,显示舍离精神。 本文依中国哲学史进程,阐释上述五点,结语部分则尝试举出几个疑义,以反省劳思光此一理论。
略论中国文化吸取佛教文化的逻辑进程及其历史启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同依附   融汇创新   辨异拒斥   历史启示   相互吸取   原义独立  
描述: 一、佛教初传,以黄老神仙方术和玄学为中介,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 互相认同和依附;二、僧肇、竺道生对佛学原义的把握,标志中国人对佛教由认 同走向辨异,佛教由依附走向独立发展;三、儒道与佛的冲突,是佛教由原义、 独立而进入的辨异、拒斥阶段;四、佛道相互吸取,道教进一步完善发展,佛教 中国化;五、以佛教中国化为中介,儒学吸取佛学而产生宋明理学,中国文化形 成以儒为主、儒佛道并存互融、相互协调的新的有机系统;六、从中国文化吸取 佛教文化的逻辑进程中,作者对於吸取外来文化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的几点看 法。
《厚父》「典刑」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刑   墨家   《厚父》   《尚书》  
描述: 清华简第五册《厚父》一文,多言夏史,足补史之阙文。该篇所叙殆为成汤灭夏立商,咨於有夏遗臣厚父之作。而篇首亦追溯夏后建邦,始於大禹濬川。其开篇行文模仿〈洪范〉,而於篇中所叙治国之要,远逊洪范九畴,殆非周史所传旧文,更非孔子所删《尚书》,当出战国之世。〈豳公盨〉亦首言天命禹濬川,而归於克用兹德,斯诚周礼之故辙。《厚父》与之相反,於刑德二者,弃德明刑。既以皋陶之威延於夏启,又揄扬孔甲典刑,为先哲王。《国语》以孔甲为夏衰之始,《厚父》乃谓背孔甲方致夏亡。墨者诵《诗》《书》无异於儒,而背周道以用夏政。墨者钜子腹(黄享)於秦惠王前严守墨者之法。《厚父》盖秦墨习於《书》学者徵夏史以明典刑之作。晁错传《尚书》之学而为申商之行,此一学脉绝不出於仲尼,当始於秦墨之为《厚父》者一系。
对李二曲儒学观的形成之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ntity   Teachings   Knowledge     内圣外王   Fundamental   Utilizing   King   and   Voidance   Understanding   from   Confucianism   Sentence   Wang’s   insides   Doctrine   Outsides   Cultivation     Four   本体   Timely   工夫   the   明体适用   王学   经世实学   四无说   Saint   四句教  
描述: 之際儒學的困境與二曲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二曲對「儒」與「學」的歷史批判及哲學涵義剖析;二曲以「明體適用」之題界定「儒學」之內涵特徵;二曲儒學觀之關學脈絡以及其知體在其儒學觀中得失之檢討,來考察二曲儒學觀的形成之面面觀。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观   天命观   祭孔   道德宗教   祭祀   儒学   孔庙   天命  
描述: ,具有相當的宗教性。例如儒家中的「天」、「」等概念,既有神秘性,亦有自然性與社會性。後來,孔子被人們神化,把孔子尊奉為崇拜、信仰的對象。從整體來看,儒學演化為道德宗教已成為歷史事實。儒學即是哲學,又是
儒家《春秋》大一统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功能试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Xiang   Lui   Xing   Ci   Xue   Suo   Jin   Jian   Zi   Yi   非常异议可怪之论   Nei   Neng   Ti   Shen   Wei   春秋大一统   尊王与革命   Wu   Wai   Yung   Bing  
描述: 儒學與大一統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制度結合的功過是非,歷來是引起爭論的焦點。而如何理解儒家外王學說的核心《春秋》大一統思想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功能,又是關鍵之所在。然而,由於其表述方式的隱諱,迄今,這仍是引起種種歧義的根源。本文認爲,儒家《春秋》大一統思想是尊王說與革命說的統一體,其價值理想與君主專制主義及「任力而不任德」的歷史進程是相背離的,於是迫使其不得不以「非常異議可怪之論」的表述方式與社會的實際進程結合起來。這種吊詭式的二重變奏的歷史結合方式,即人類理想與社會歷史進程的相互制約機制,是使中國沒有走上羅馬帝國分崩離析的道路,大一統局面延續兩千多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圍繞這一主題,本文涉及的諸多方面,亦自具特色,聊備一說。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