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封建专制主义   多元文化   多元性   文化发展   地域分布   内部结构   一元性   百家争鸣   文化政策  
描述: 中国文化从发生源头、地域分布、内部结构诸方面考察,本来是多元性文化。自殷周至于明清,自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以至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儒、释、道互补和理学盛行,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也表现了多元的客观趋势。但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肆意利用政权力量推行一元文化政策,主观愿望社会文化按照一元封闭方向发展。这不但违背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造成了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一元文化必然导致思想禁锢、文化封闭、政治专政,多元文化则能互相激发、百家争鸣,使思想开放,学术繁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矛盾与演变,直接影响到封建专制主义的推行,也直接作用于中国历史运动的进程。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人的觉醒   名士   教科书   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   魏晋士人  
描述: 《世说新语》“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教科书①,”它展现出的魏晋风度更是千古谈资.所谓“魏晋风度”,就是士人们以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言行展示了“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在本质上说,就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众所周知,魏晋是我国历史上十分特殊的时代.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直至隋统一中国这期间整个中国几乎完全处于分裂割据和混战之中,尽管期间出现过象晋太康年间那种短暂的繁荣景象,但很快就被八王之乱替代了.总的来说,整个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充满了虚伪、仇恨、凶杀,很多知识分子被卷进了政治旋涡,成了无谓的牺牲品。另一方面,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那样,汉末魏晋六朝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②。动乱摧毁了儒家的一统天下,儒、道、佛几种思想得以并存,玄学得到充分的发展。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气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促成了人的觉醒。
老、庄异同论——为纪念先师熊十力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周易   道德经   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   韩非   庄子思想   经典释文   异同论   儒家经典  
描述: 随着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兴起的“诸子”,主要是一些“辨雕万物,智周宇宙”, “英才特达”的“大夫、君子”,他们“炳晃垂文”(《文心雕龙·诸子》),企图“以此驰说,联合诸侯”(《汉书·艺文志》),发挥事业,有所作为。司马迁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以庄子附于老子之后,原因是庄子思想的“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至若法家韩非与老子合传,也由于他的某种观念“原于《道德》之意”;这就暗示“诸子”尽管生不同时,论述自成体统,并不意味彼此认识毫无关系。班固心知此意,以为“诸子”之“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同上)。因此,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便以《老》《庄》殿于儒家经典,隐寓儒、道思想的交流,而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实为“孔师”(《文心雕龙、诸子》),决不是偶然的。不难想象,“诸子”或择取足以充实己见的他家之说,势必存在异、同,《周易》的《暌卦》肯定百物“以同而异”,确不可拔,学者严加区分,方能“辨是与非”(《系辞》)。魏、晋老、庄学兴,而留意二氏之异、同者盖寡,本文将从事初步探索。
陕西省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成立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法   堪舆   神秘文化   宗教   中国文化研究   民俗   文化现象   日常生活   特异功能   巫术  
描述: 中国神秘文化、如卜筮、星命、堪舆、占候、相学、巫术、修气炼丹、特异功能等,是目前中国文化研究中所注重的儒、释、道等上层思想文化学派并不能包笼的。而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它们源远流长,深深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力地影响着全民的文化心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民俗、科技(如天文、历法、乐律、医学、军事学等)
论《说文段注》之双声字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言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音部位   古音   舌音   上古声纽   说文解字注   说文学   广韵   发音方法   说文段注   段玉裁  
描述: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堪称历代治说文学之最高成就。段氏首创古韵分十七部说,于《说文》每字下注明其古音所属韵部,俾形声相表里,因声推究,于古形、古音、古义可互求焉。王念孙誉之为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做为一部体大思精的小学巨著,必然要涉及声纽问题。王国维云:段王诸儒自定古韵部属,然其言训诂也,亦往往舍其所谓韵而曰双声。段氏自注亦云部分以叠韵为重,字音以双声为重。观段注《说文》,每有指明某某双声者,而其所据之标准并非中古或后世之声类,本文即欲对此做一些董理和归纳,以便了解段玉裁对古声纽系统的看法。
“文章雅称作人师”——刘廷玑治处期间诗作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山   杂言   诗歌   述评   连宵   刘基   咏史   处州府   功臣   清诗  
描述: 治行岂惟推郡守, 文章雅称作人师。 万言日试群惊敏, 四韵时成岂待迟。 这是张弘祚《和刘太守处郡杂言八首》之六中间两联的诗句。它反映刘廷玑治处期间,不仅治绩卓著,而且才学卓犖。他诗思敏捷,援笔立成,篇什颇丰,享有文名。 属僚的和作,与方志的“康熙戊辰之年(1688)来知府事,长才伟抱,文采风流,以经术饰吏治栝……誌记题咏,殆遍所辖十县”①的记载,完全吻合;与邓之诚的“廷玑读书不多,诗未必足录,然词清意远,亦有可观。生当文盛之时,耳儒目染,遂能小有成就”②的论述,也是相符的。上面引用的记载和论述,表明和作的赞颂并非谀辞,而基本是属实可信的。
“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辨-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初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帝尧   皇极经世   讲义   《伊川击壤集》   理学家   语录   邵雍   论诗   北宋   刘克庄  
描述: “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一语,出自南宋刘克庄《恕斋诗存稿·跋》一文: 嘲弄风月,污人行止,此论之行已久。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然康节明道于风月花柳,未尝不赏好,不害其为大儒。恕斋吴公深于理学者,其诗皆关系伦纪教化?而高风远韵,尤于佳风月好山水大放厥辞,清拔骏壮。先儒读《西铭》云:某合下有此意思,然须子厚许大笔力。公学力足以畜之。笔力足以泄之。分康节之庭而升明道之堂,非今诗人之诗也。 这段话提到了程颢、邵雍、章惇等理学家的诗歌特点,也基本上代表了宋代理学诗派的风貌。其中的康节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谥号。
《晋书》勘误一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帝   汉官   晋书   执金吾   南京地区   勘误   元康   将军   魏晋   墓志  
描述: 《晋书》卷七十六《王彬传》曰:“彬字世儒……以营创勋营,赐爵关内侯,迁尚书右仆射。”据本传载,王彬死后被加封特进卫将军和散骑常侍,《晋书·职官志》曰:“散骑常侍,本秦官也。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散骑、骑从乘舆车后、中常侍,得入禁中……魏文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司掌规谏,不典事……至晋不改,及元康中,惠帝始以宦者董猛为中常侍,后遂止,常为显职。”又曰:“特进,汉官也。二汉及魏晋以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这是官上加官的意思。可知这两
辨证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函授通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证  
描述: 一、证的概念证候是中医学在发展的历史进展中逐步形成的。古代医家在认识“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证的概念。《内经》就有不少关于证候的论述,为中医辨证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发展了《内经》中关于证候和辨证的思想,在《伤寒论》中首创“辨证”一词,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在《金匮要略》中,初步建立了脏腑辨证的雏型。之后历代医家对“证”“症”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金元各家的医学著作中常有“症”字出现。如:《儒门事亲》有:“表症未罢,大不可下”的记载。刘河间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审其脉症则别之”的论述。明清“症”与“证”的应用,更为广泛,同时亦很混乱。既有“症”与“证”同用,又有
正统文化及其逆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层人民   正统文化   佛道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四大传说   圣君贤相   传统文化研究   文化专制   民间文化   统治阶层  
描述: 传统文化研究一般只偏重于儒家及佛道思想的研究。这给人们一个错觉:即把儒佛道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似乎传统文化纯粹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文化。本文试图冲出误区: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正统文化及其逆流的组合,正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正统文化的逆流是传统文化的旁支。所谓正统文化,是由统治阶层精英(主要是封建知识分子)创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
< 1 2 3 ... 11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