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孟子“特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心   实在   道德理念   人道   义理   人之为人   心学   孟子正义   告子   四端  
描述:肇始,祖述仲尼。子思,孟轲之徒,振其余绪,宏扬心性,遂成大宗。赵人荀卿,遗世独立,力排邪说。其论囿别思、孟,精纯可喜,粲然於世。稽考诸儒,《论语》言“”五处,未成体统。孟轲思高志大,构天人之说
韩非之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严刑峻法   墨子   韩非子   孔子   人格   法家   法制   圣人   世界  
描述: 儒、道、墨三家的祖师爷都是劝人为善的,其自身的人格也都在很高的境界,唯有集法家成的韩非子,究驭人求,倡严刑峻法,其人格不无可议之处,与孔、老、墨子相比,颇觉未逮.不过这世界既然已经"恶"了,那就总得加以控
杜诗"诚"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东海   无用   杜诗   语气   读书   风俗   本心   文人心态   尧舜  
描述: 老杜常有嗟贫之作,即如那篇著名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劈头便作怨声: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道着书生无用、次乃矜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致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却又是了不得的大用.结
孟荀:儒学衍化的二种路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不忍人之政   孔子思想   内圣   儒学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   义利   理性原则   不忍人之心   群居和一  
描述: 儒学作为先秦显学,奠基于孔子。孔子以仁学为主要构架,提出了人道源则与理性原则,二者具体展开于天人、义利、群已辩以及理想人格等学说之中。从总体上看,在孔子那里,儒学具有原始的浑朴形态,唯其浑朴,故
《商君书》新论:对秦国飞跃的一个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思想理论   主导思想   国君   突出表现   奴隶制   根本问题   儒家   生产方式   旧制度  
描述: 商鞅变法使先进的关东落后的秦国变成了先进的秦国落后的关东,秦国的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国历史的面貌。从《商君书》可以看见,秦国飞跃的奥秘在于:(1)变法的主导思想“农战”触及了发动人民群众这个关乎
《商君书》新论:对秦国飞跃的一个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思想理论   主导思想   国君   突出表现   奴隶制   根本问题   儒家   生产方式   旧制度  
描述: 商鞅变法使先进的关东落后的秦国变成了先进的秦国落后的关东,秦国的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国历史的面貌。从《商君书》可以看见,秦国飞跃的奥秘在于:(1)变法的主导思想“农战”触及了发动人民群众这个关乎
渊明思想“实外儒而内道”说质疑
作者: 暂无 来源: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   陶渊明   思想   自然主义   儒家  
描述: 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思想与清谈关系》一文中说:关于陶渊明血统属于溪族及家世宗教信仰为天师道这一点,寅恪已别著论文专论,故于此点不欲重复考论.乘化归尽乐夫天命旨,实以名教说为,可知渊明
“法”中“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伦   儒家理想   书同文   陈寅恪先生   官制   文化趋向   车同轨   秦业   太史公   陈著  
描述: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家一派学说所附系。《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伦"伦)为儒家理想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也。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与变态性格
作者: 暂无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文化   个性解放   理想人格   压抑   变态心理   社会因素   变态性格   中国文人  
描述: 一、社会因素与性格的变迁社会因素是形成变态的根本原因。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制约中生存发展。一旦此种关系失调,即可能引起心理异常,造成变态。变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情绪→行为”过程。中国古人往往在儒与道的夹缝中求生存,不喜欢走极端,不太看重灵与肉的抉择
先秦儒道理想人格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伦理学   儒道两家   先秦哲学   不断探索   孔子   庄子   孟子   理想人格   儒家  
描述: 理想人格是先秦思想史中的基本问题。尽管儒道法墨等各家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并互相攻击问难,但都基于对治国途径的不断探索这一目的。而理想人格则集天道观、认识论、伦理学、教育学于一身,反映出先秦哲学中伦理的、社会的和人生的理想。本文只就儒道两家之理想人格作一比较。
< 1 2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