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吴虞文录》说到《花月痕》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虞   纲常名教   红楼梦   艳体诗   文章   冶游   鲁迅影响   狂人日记   陈独秀   五四时代  
描述: 五四时代,有一本著名的小书《吴虞文录》,是成都吴又陵所著,可说是响应鲁迅的《狂人日记》及以这篇小说为中心的反封建的全部思想的。里面《吃人与礼教》是直接宣布受鲁迅影响,其他非礼、非孝、非儒、非孔的文章,则是当时以鲁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与思考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辞   《公羊传》   公元年   春秋公羊学   董仲舒   灾异   天人感应论   阴阳   《春秋》   科条  
描述: 董仲舒创立的“春秋公羊学”,是在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历史、政治学说。本文从对《公羊传》的分析入手,具体阐述了春秋公羊学的特点和内容,认为它明显表现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本而兼收儒、法、黄老各家思想的综合倾向。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辞   《公羊传》   公元年   春秋公羊学   董仲舒   灾异   天人感应论   阴阳   《春秋》   科条  
描述: 董仲舒创立的“春秋公羊学”,是在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历史、政治学说。本文从对《公羊传》的分析入手,具体阐述了春秋公羊学的特点和内容,认为它明显表现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本而兼收儒、法、黄老各家思想的综合倾向。
何谓“鸿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儒   刘禹锡   王充   新版   篇章   晋书   辞海   含意   注释   硕学  
描述: 刘禹锡《陋室铭》有“谈笑有鸿儒”一句。何谓“鸿儒”?新版《辞海》说:鸿儒,“犹大儒。旧亦泛指渊博的学者。《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课本的注释采用此说,认为:“[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但是,“鸿儒”一词有比《晋书》更早的出处,它的含意也不局限于字面意思。
朱丹溪谈“参以太极之理”的是非得失
作者: 暂无 来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火妄动   医学观   气一元论   朱熹   唯心主义   理学家   太极图说   精神情志   阳有余阴不足论   朱丹溪  
描述: 朱丹溪是杰出的医学家,也是虔诚的理学信徒,他抱着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的目的研究医学,主要医学观点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就是在继承刘李张三家之学的基础上,又复参以太极之理,贯穿内经之言,以寻其指归而形成的。理学和医学已成为丹溪思想中浑然成为一的整体了,如何评价这种观点、方法,是研究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以求作出是非得失的客观评价。一、太极之理的唯心实质丹溪所参的太极之理来自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论墨家逻辑范畴的演进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   墨家逻辑   墨子   思维认识   《墨经》   演进   经说   “辩”   矛盾命题   后期墨家  
描述: 《尚贤》至《非命》,论述墨子提出的十个论题。篇中常称 “于墨子日”,是前期墨家记录墨子的讲演词并加以发挥而成。《非儒》、《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诸篇,记载墨子和前期墨家的言行。这些篇章是反映前期墨家...
苏洵学非出于战国縱横辩——兼论两宋品评人物之差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司马迁   文章   欧阳修   士大夫   苏秦   王安石   战国纵横家   战国策   张方平  
描述: 在三苏研究中,有谓苏洵之学出于战国纵横者,言者藉籍,莫衷一是。有友人问我以为如何?现撰文略申已意。一苏洵出身寒微,少不喜学,中年发愤,无所师承,自学成材,学虽未离儒宗,思想究属庞杂。故其挥笔为文,皆乘兴而发;驰骋翰墨,即雄辩滔滔。学成,又屡试不第,得不到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机会。而其所以发愤读书,当然不会像今日之立志为专业
贬词褒用的表达功能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观   指思想   表达功能   高中语文   帝国时代   鲁迅   语言环境   贬义词   拿破仑   否定  
描述: 在词语的海洋中,那些带有蔑视,否定或憎恨感情的词,称为贬义词。贬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带上褒义。例如: (1) 他是儒夫上校,一个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都德
刘勰论两汉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赋发展   形式主义   司马相如   扬雄   精神文化   文学史   文学发展   两汉文学   文字   重大发展  
描述: 我国文学史发展到秦汉时期,起了很大的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他焚书坑儒,至使文化遭到摧残,结束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局面,所以刘勰常有“秦世不文”之说。但这时间并不长,随着汉王朝强大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建立,在思想意识领域也建立起“大一统”的精神统治,逐渐形成以儒为主、杂以佛老的精神文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除正统诗学获得大力宣传外,以讽喻为口号的汉赋,空前繁荣起来。在当时,这种文学式样,可以说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文学。但是随着民间文学的发展,崭新的汉乐府和五言诗产生了,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大发展。它标志着除了学术性的论著外,文学艺术进一步获得了独立发展,在艺术性方面
《柏林之围》备课指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柏林   法兰西   爱国主义感情   问题讨论   人物塑造   作品   普法战争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四个阶段   短篇小说  
描述: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柏林之围》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也是高中阶段(二年制)最后一篇小说。课本把它安排为阅读教材是有道理的。因为小说构思新颖,情节生动,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尤其在人物塑造上采取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