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古典诗论中“志”与“情”的定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义        
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自诗言志理论提出以后,主要是朝着儒化的方向发展,其自身抒情的因素亦在这过程中一度受到了掩盖。但随着春秋礼乐的解体,其自身本具之情很快就得到了复活,并通过对人性的演绎,与志融合,发展成为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一能与中国古代社会特点相和谐的理论。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井田   游牧   朱子   商鞅   决裂   仁政   人力   法制   尽地力   废井  
描述: 商鞅开阡陌废井田。朱子谓开即开除之义。商鞅决裂阡陌废去井田。法虽便民。而聖人之精意荡然无存矣。问尝论之。法制之兴。因时而兴。非聖人意也。势也。法制之废。因时而废。亦非一二人力也。势也。井田之制。其始兴于神农乎。揆厥初民之时。土广人稀。农业与游牧。方在递嬗。神农教之稼穑。非合群力以辟沟洫。立(亩犬)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能耕种也。土皆旷野之土。民皆游牧之民。不井其田。农作何自而施。
王夫之的注释学思想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主张   注释词义   唯物主义   思想体系   哲学思想   疏证   语言文字   圣人   注释学   戴震  
描述: 儒家历来主张“述而不作”。古代以“作者曰圣,述者曰明”。“圣人”当然只能是少数,而历代的明白人阐述自己的思想,又往往是通过给圣人作注。名为作注,实际上是讲述自己的学术主张,甚至借注释前人而创立新的学术体系。如乾嘉硕儒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就是以疏证为名,系统地阐述自己“理存于
结客少年场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市   非儒   东门   寻常   左右   少年   罢官   生平   门罗   宾客  
描述: 雀。贵贱交情叹零落。尤患馀生唤奈何。相看安乐戒经过。门生岂见卖卜。同乡无复殷黄侍。从知结客不必市与都。逢迎非侠亦非儒。世乱贤豪出寂寞。毛薛博贩朱亥屠。
我之对于经学之浅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儒   尊孔   周秦   文章   著作   自成   孔子   春秋   孟子   子曰  
描述: 第三章经例据上所列历朝法令之增减出入也既如彼。吾儒学说之离合异同也又如此。然则吾人今日之所谓经学者将何所适从乎。此亦经学家开宗明之第一问题也。于此而求得二例焉。一则曰尊经派。何谓尊经派。谓经非孔子一人之所作。特经孔子之删订赞修以垂为教典。是故其界说曰。书非出于孔子之前。及虽出其前。而非
春深苦雨裁诗遣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雾   桃红   莽山   连阴   无尘   复义   夜雨   辍学   风雨   云山  
描述: 老大不尤贫。投闲已十春。儒冠宁误我。风雨适愁人。出乏幽齐逛。居惟虚室亲。哀时何所事。衰白一吟身。共道春光丽。其如穑事何。寒深十日雨。愁损二毛皤。辍学悲年迈。裁诗误字讹。八荒同一暝。烟雾莽山河。柳翠娇如滴。桃红润更妍。湿云屯绝壑。寒雨锁轻烟。无复义鞭日。谁留石補天。何时开望眼。风物丽晴川。眉月长离毕。连阴寸寸屯。上天疑有漏。大地欲无尘。江海悲行客。云山老故人。又听今夜雨。愁颂一犂春。
船山学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方红姣《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序
作者: 方克立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船山学   回到船山   《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  
描述: 《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一书于2015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现代新儒学与船山思想的相关度为思考的逻辑起点,对现代新儒家学派的"船山学"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就现代新儒家学者重视船山的原因、关注船山思想的两大基本点、"后牟宗三"时代"批判的新儒家"所提出的"回到船山"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现代新儒家学派的船山学研究的总体逻辑进程,并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船山学研究做了比较,资料翔实,视野开阔,是船山学研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浅析熊十力的“大同”理想:以《原儒》和《读经示要》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内圣外王   《原儒》   《读经示要》   大同  
描述: "大同之世"出自于《礼记》,是先秦儒家对理想政治的描绘。熊十力推崇六经,同时又心系国家苍生,"大同"理想便是他本人结合当时所处之特殊社会状况并根据自己对六经要旨、大道的理解所提出的思想体系,也是其"内圣外王"思想的具体体现。从内容上看,它既包含了传统儒家理想的仁爱礼法、奉公去私、厚德利生与和睦共生,也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与民主法治,以至于最后期盼实现一种消弭国家界限而天下一家的和睦世界。可以说,"大同"理想作为熊十力"外王"的归宿,起到了对本体论、宇宙论等思想的统领作用,从而具有极为复杂的综合特点,也对于我们从整体把握其思想主张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周敦颐对道家道教思想的吸收 ——以《通书》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兼收融通   道家   周敦颐   通书  
描述: 周敦颐深化了唐代以来儒释道合流的趋势,在《通书》中进一步沿着《太极图说》的思路,在自然、社会和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对道家道教思想进行吸收和融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气生万物的生成论;顺化、至公的治国论;无欲主静的修养论。周敦颐突破了韩愈排佛非道的狭隘陋见,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成就了他开创理学的一代伟业。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开拓创新的今天,这种博采众长的精神,彰显出非同寻常的现代意义和深刻启示。
嘉道以前船山记忆和船山形象的演变及其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道以前   王船山   形象   历史书写   记忆  
描述: 嘉道以前的船山记忆经历了一个私人记忆向官方记忆演变的过程,船山形象也随之变化。康熙年间王船山去世后,其子王敔通过刊刻船山著作、撰写船山行述,形成了对船山的私人记忆,刻画了王船山忠义节气、湛深学术的老儒形象。之后,湖广学政潘宗洛撰写了第一篇船山传记,将王船山形象提升为“前明之遗臣,我朝之贞士”,使船山记忆由私人记忆开始向官方记忆转化。乾隆年间,随着清廷对晚明遗民褒诛并用政策的实施和各类文化工程的举办,船山记忆被再度筛选。王船山最终于嘉庆年间以经学家的身份进入了官方正史,并由此刺激了民间对船山记忆的全面复活,为近代船山热埋下了伏笔。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