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屈原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境界   学派   民族   思想家   国家利益   理想人格   屈原   儒家   社会价值  
描述: 屈原在《离骚》等不朽诗篇里自我树立的光辉形象,与儒、道两大学派同样具有培养信仰、提升境界的力量。他那爱国而不必忠君的新观念、忘我献身的悲剧抗争精神,以及坚强的自信与自负,敢于张扬自我的绝世之风,皆为先泰诸家学派所不及,而更有利于培养超拔峻洁、勇于对国家、社会负责的理想人格。因此,屈原式的思想文化性格,自始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古代传统中最高贵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绩溪宋谱中的家训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档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谱   诸葛亮   徽州   读书   利人   家训   绩溪   族谱   传统文化   民间  
描述: 绩溪原是徽州属邑,素称“礼义之邦”,历来聚族而居,族必有祠,谱牒昭然。细访于民间,绩溪至今还保存着近百种版本的宗谱,有世家望族的,也有寒素之族的。大凡有族谱即有家训。这些家训,是各氏族历代先达或有志之士期望子孙昌炽而立下的箴言遗训。也有引先儒名言的,如诸葛亮诫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有的则抄录朱柏庐(1617—1688)的《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家训的文字表述。或明列条款,或集名人语录,或叙其事理,或诗或歌,形式多样。
苏轼两次任杭思想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乐天   民生疾苦   四年   山水景物   艺术风格   熙宁   乌台诗案   作家思想   咏史   通判  
描述: 在杭的创作内容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苏轼出守杭州的诗文中多次说自己出处似乐天,“我似乐天记取”,①“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②这是了解苏轼前后在杭州思想变化的重要依据.这绝非是想把两位作家作简单的类比,两位作家思想不同,性格各异.苏轼尊儒并深染佛老思想,乐
军机处——清王朝中央秘书处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史稿》   封建君主专制   内三院   文馆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中央秘书处   清朝统治者   满洲贵族   清朝皇帝   军机大臣  
描述: 清朝统治者以崛起于边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早已注意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它在逐步削弱满洲贵族诸王大臣的特权和势力的同时,不断强化为其办事、出令纳奏的中央秘书机构。所以,在入关前、后,清朝的中央秘书机构一变再变。 清入关前的中央秘书机构应是文馆。《清史稿》卷14《职官一》云:“初,天聪二年,建文馆,命儒臣分直”。其职掌,“若文馆则备顾问、司簿稽、制诏、记起居、任撰拟也”(福格《听雨丛谈》)。大体是备顾问和知制诰的秘书工作。
屈原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境界   学派   民族   思想家   国家利益   理想人格   屈原   儒家   社会价值  
描述: 屈原在《离骚》等不朽诗篇里自我树立的光辉形象,与儒、道两大学派同样具有培养信仰、提升境界的力量。他那爱国而不必忠君的新观念、忘我献身的悲剧抗争精神,以及坚强的自信与自负,敢于张扬自我的绝世之风,皆为先泰诸家学派所不及,而更有利于培养超拔峻洁、勇于对国家、社会负责的理想人格。因此,屈原式的思想文化性格,自始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古代传统中最高贵最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孔子的嫡裔
作者: 骆承烈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代   至圣先师   封建社会后期   孔端友   道则   相对孔   孔鲋   衍圣公   孔德成   奉祀官  
描述: 孔氏家族从孔子开始,至今已传了八十多代。孔子嫡裔子孙被历代封赠者至七十七代。从孔子逝世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任命孔德成先生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两千四百多年中,其子孙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大约可分作五个阶段。一、从孔子到九代孔鲋:这一时期处于各国争雄之秋,各国君主竞相对孔氏子孙采取争取的方略。而他们则恪遵其祖"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教诲,在此乱世之中基本上是"隐",对当时的各国统
言子琐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仲雍   唐宋   乾隆   论语   史记   孔子家语   江南   崔述   公元前  
描述: 江南一带,从唐宋以来,奉言子为文学礼仪之先贤。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曾先后赐匾额“文开吴会”、“道启东南”①。吴地人士把言子与泰伯、仲雍相提并论,称言子“亲受业于孔子,传圣学以淑诸乡人,一洗其陋而归于儒,其功不在泰伯之下”②。考有关经籍志乘、笔记杂著,关于言子的记载,寥若零星,又多片言只语,往往各执一辞,互相牴牾,使人无所适从。为弄清史实,兹作如下考证。
略论宋以后的儒与商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科举   儒士   内在原因   朱熹   资本主义萌芽   士大夫   重商   王安石   治生   中国商人  
描述: 宋以后的有趣现象是儒士已开始重商,商人也明显地表现出好儒倾向.本文旨在考察和分析儒商互重的内在原因及其意义. 一、儒士重商与经济治生 右文重儒的有宋一代,确实吸收了大批人才.唐代科举极盛时,一次取士不过五十人左右,宋代取士动辄上千,如:宁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一次取士达二千九百多人.但是,也正是由于大量取士,造成机构臃肿,冗员激增,国家处于积贫状态.一般士大夫的俸禄也就十分菲薄,并没有享受到千钟粟、黄金屋的生活待遇.宋仁宗时,王安石说:
浅议利玛窦“合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十六世纪   利玛窦   传教士   天主教会   耶稣会   在华传教   殖民主义   宗教改革运动   外来宗教  
描述: 唐朝时基督教便已传到中国,以后几度兴衰,到明末利玛窦入华时,他发现,这种在华有千余年历史的外来宗教在人们的记忆中正趋消失。为了打开在华传教的局面,他开辟了以科学为敲门砖,与儒家传统调和来宣讲基督福音的一条独特传教之路。十六世纪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大大削弱了天主教的力量。为了重振教会,天主教会在殖民主义国家向海外进行扩张时也积极地向海外发展自己的势力,利玛窦是在这种情况下入华的。他来华的任务是:“依照本会(耶稣会)成立的宗旨…来征讨这崇拜偶像的中国。”①按照当时明朝的法律,只有三种人才能进入中
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南宋后期   儒家学派   诸子百家   王安石   理学家   儒家学说   学术地位   学术取向   儒学  
描述: 北宋一代,是儒家学者们的觉醒时期,当时绝大部分的儒学家们,都在努力于振兴儒学,要使儒家学派的地位重新居于佛道两家之上,改变长期以来佛道两家的声势都凌驾于儒家之上的那种状态.但其中的一些人,仍像唐代的韩愈、李翱那样,只是拘守着儒家旧有的思想壁垒,作为反对佛老的基地.由于不可能扩大其阵地,遂也不可能扩大其战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幸绝大多数学者是并不如此的. 尽管在《宋元学案》中并不曾给予应有的学术地位,但是,我们却必须注意到,从北宋前期直到南宋后期,渊源于澶州的一个晁氏家族,先后绵延不断地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者.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