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程朱理学由伪学到正宗的转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程理学   赵汝愚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封建统治   朱熹   “理学”   婺源县   程朱理学   周敦颐   官方哲学  
描述: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以儒学为核心,沿着儒、释、道归一的路子发展,建立了初具体系的唯心主义理学。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和孔孟道统正传,吸收并综合了先秦以来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建立起以“理”为核心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全祖望曾称他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明人王祎亦说:“自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朱子而复明。朱子之道,固集圣贤之大成也。”此后,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一种官方哲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阶级的思想家和这一阶级的一般成员之间,也常常
儒道异趣与中国传统美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艺术表现   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  
描述: 儒、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异趣而又互补,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线。在美的本质、美与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美的道德观念和自然属性、作家艺术家创作个性、艺术表现形式、审美鉴赏等多方面。儒、道对立,但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我国古代审美理想中既重思想内容又重艺术表现,艺术鉴赏既重道德教化又重情感愉悦的优良传统。
汰沙存金 荟萃精华——评刘国梁著《道教精萃》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正统观念   存金   刘国梁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本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   天人感应论   文化现象   精华  
描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从它产生到现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几经曲折,时隐时显,但它仍然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同儒教、佛教一道,汇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主流.道教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科技、医药、民俗、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肯定,如果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就决不能忽略对道教的研究.但是,由于传统的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历来对道教缺乏重视,同汗牛充栋的儒、佛两家的研究论著相比,研究道教的著作可谓廖若晨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莫大遗憾.
清初文化中方以智绘画的特殊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文   自喻   张苍水   “三教合一”   哲学观   方以智   明遗民   甲申之变   哲学思想   绘画  
描述: (一) 明清鼎革,地解天崩,许多士人在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欲哭无泪,或遁入山林,或隐于缁流,痛定思痛,感愤不已,乃凭一管秃笔,抒写胸中的不平与愤慨,给清初文化带来了悲壮激越而又豪迈雄奇的时代色彩。明遗民中以学问著称的画僧方以智(1611—1671)就是其中之一。 方以智披剃后法名弘智、无可、药地等,寄趣诗画禅学,所写山水“得元人法,淡烟点染,笔入三昧”。但纵观方氏的绘画活动,却始于青年时代。明崇祯五年(1632),方以智离别故乡桐城,出游江南,访秀水项仲昭、杭州蓝瑛、佘山陈继儒等书画家,得见诸家收藏之晋唐元明名迹,对丹青渐有兴
书海一珠——《王义胜工笔人物画教程》评荐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传统与革新   意象造型   继承与发展   神似与形似   艺术精神   现代主义   中国画教学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观念  
描述: 传统与革新,继承与发展,向来是中国画理论争鸣的热点,历代的文人学者、巨匠大师曾以浩繁论著就神似与形似、丹青与造化、笔墨与意境、师承与个性、程式与嬗变的相互关系从画理、哲理、心理、情理等思维领域,做过广泛深入的阐释,其中虽有精芜参杂,或相成相悖,却铸造成极为博大精深、瑰玮恢弘的理论体系,遗赠给后人以珍贵的文明宝藏,经代代承袭,挖掘整理,摒粗存精、弃伪存真、绵绵延续积淀,凝聚成独特奇丽的东方艺术精神。乃至近代,两方文化越洋而来,迥异的艺术观念冲击渗透,致使以儒、
试述儒文化精神对鲁迅笔下新一代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命运   知识分子形象   新一代知识分子   反传统   个性解放   悲剧命运   儒文化   辛亥革命  
描述: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而这种独特性,始终表现在他笔下的同类们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伦理教条等种种传统“法则”的抉择和取舍。完全可以说,对于“传统”的不同态度,构成了《呐喊》《彷惶》两集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基本类别。这里有沉溺于传统,进而顽固地维护传统的知识分子,我们看到了从“新党”一直骂到祥林嫂的鲁四,高喊“移风”却为一个女乞丐欲火难忍的四铭先生;有已被传统蛀蚀灵魂、麻醉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朱子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理想   同济大学教授   不等于   学术月刊   中华法系   冯契   醇儒   重点研究项目   历史哲学   生死观念  
描述: 出发,对儒家文献中的圣人、君子、成人、大丈夫、豪杰、醇儒等不同层面的理想人格,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出人贵于义的价值。以此为基础,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儒家理想人格对士大夫的人生哲学、思想家的历史哲学与思维方式,乃至中
试论先秦游侠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刺客列传   漆雕氏之儒   司马迁   文化内涵   冯友兰   郭沫若   《韩非子》   章太炎   依附游侠  
描述: 本文从宏观角度论述先秦游侠的特征、性质和存在状况、《韩非子》是先秦唯一明确提到侠的文献,以韩非的论述为主,结合有关史实,侠存在着四个主要特征:暴力性质、非官方性质、非生产性质和非秩序性质。而自由身份和尚武风气则是其必要文化背景。先秦游侠的存在可分两类。一类是依附游侠,以食客风气为基础,包括养客者和食客被养者中的自由武士。另一类是自由游侠,包括匹夫之侠、刺客之侠和墨、儒、道家中的诸子之侠。
《论语》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探讨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论语   社会主义   孔子   社会治理模式   民主与法制   德主刑辅   综合治理模式   儒家   法思想  
描述: 作为一部比较集中、系统地反映儒家法思想的重要典籍,《论语》对我国从古至今的法思想、法文化、法制度的影响最为深刻。观今宜鉴古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论语》一书中的法思想进行深入的发掘,以科学地总结历史,面对当今,预示未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基此,本文拟对《论语》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若干问题略抒涓滴之见。
唐宋时期天台山三教关系雏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仙学   天台山文化   佛教   三教关系   三教合一   天台宗   唐宋时期   止观   杜光庭   张伯端  
描述: 天台地处海隅,“所立冥奥,其路幽迥”。但由于它是“山岳之神秀者”,“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因此自东晋名士孙绰写了掷地金声的《天台山赋》之后,高道、名僧、鸿儒争相遨游憩息,弘扬文教。 其实早在三国东吴时代,太常高察隐居华顶,葛玄择址炼丹,赤城、桐柏三所道观和南山六座寺庙的创建,已开天台山儒、释、道共栖之先河。中经两晋南朝,三教尤其是释道迅速发展,为隋唐五代和两宋的三教并峙共荣、互相融摄乃至会三归一奠定了基础。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